对我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对我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ID:2232183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对我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_第1页
对我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_第2页
对我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_第3页
对我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_第4页
对我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我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我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对我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孙二军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西安710128)  摘要:我国的教师教育正由封闭、定向走向开放、非定向,由数量扩张型走向质量提升型。在此背景之下,非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有其内在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非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应重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谋求同基础教育的合作与双赢,实现教师教育“两翼齐飞”的跨跃式发展。  关键词: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两翼齐飞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A  :1002-0845(2010)12-0021-02  非师范院校在师资、学科

2、以及专业格局上的综合性特征为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师资力量提供了保障。只要不断完善教师教育的配套机制,非师范院校完全有可能与师范院校一样确保毕业生同时满足师范性和学术性的要求,而且其广阔的背景能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后劲…。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非师范院校在开展教师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地位不高、缺乏专业特色、学科教学师资短缺、对基础教育关注不够、改革不深入且缺乏相关配套政策等”。这极其不利于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长远发展以及质量的提升。  一、当前我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侧重于专业学科的学术性,师范性被弱化 

3、 教师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双专业”教育,非师范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的实力较强,其在人才培养方面更侧重于学术性。相对而言,其教学专业对应的“师范性”则呈现出弱化的特征,这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如何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如何在保持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师范性,这是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必须回应的关键性问题。突出表现为:在课程安排上,教育类课程所占比重较低;在课程传授方法上,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中小学教育实践以及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缺乏了解;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注重学术取向,缺乏“师范”氛围。以上这些使得非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方面的“学术性”优势反而变成了阻碍

4、其“师范性”发展的绊脚石。  2.与中小学的合作有待加强  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师资一般是以专业与学科教师为主的,他们人职前并不具备较为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和教育科研素养,对基础教育缺乏全面的了解,他们将研究重心放在理论研究上,忽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证研究,往往很难通过有限的专业课程培养师范生的教学专业素养。在教育实践环节也很难做到由教育专家亲自带队,很难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和探索。非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是分隔的,专业与学科教师对基础教育感到陌生,这更突显了对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紧迫性。为了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非师范院校应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

5、识,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不断拓展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范围。  3.尚需对课程与教学进行深入改革  从课程观念上看,被传统观念束缚了手脚,主要体现在重学术性轻师范性、重理论轻实践等方面。从课程结构上看,设置比例不够协调,教育类课程所占比重较低,大多数高校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只占全部课程的10%左右,与美、英(分别占20qe、25%)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而公共学科课程则占到全部课程的40%左右,学科专业课程占全部课程的50%左右。。此外,教育类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忽视与中小学教育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导致师范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教育实践能力不强。从教学方式来看,

6、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依然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在非师范院校尚未形成引领教改之风。  4.缺乏相关的配套政策  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准入制度、教师资格的认定政策以及针对师范生的一系列鼓励政策等对我国的教师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与传统的教师教育相关的配套政策往往是针对师范教育体系制定的,或者说是指向于较为封闭的“师范专科、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这一教育系列的。对于教师教育的生力军——非师范院校而言,缺乏相关的配套政策,尤其缺乏相关的激励政策。如何通过政策扶持来鼓励、规范和引导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既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直接影响我国开放、

7、多元的教师教育体系的长远建设的问题。  二、我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两翼齐飞”  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方面要重视内部改革,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与教学的革新以及制度与组织层面的改革等。另一方面,则要谋求与外部教育资源的整合,尤其是要实现同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与双赢。这两个方面的改革犹如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两只翅膀,只有实现“两翼齐飞”,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的跨跃式发展。  1.一翼是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内部改革  影响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内部改革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