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和《中央车站》比较研究

《雨果》和《中央车站》比较研究

ID:22327506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8

《雨果》和《中央车站》比较研究_第1页
《雨果》和《中央车站》比较研究_第2页
《雨果》和《中央车站》比较研究_第3页
《雨果》和《中央车站》比较研究_第4页
《雨果》和《中央车站》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雨果》和《中央车站》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雨果》和《中央车站》比较研究[摘要]第84届奥斯卡掀起了一股“怀旧风”和“献礼风”,获得最多提名的两部电影《雨果》和《艺术家》分别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向电影前辈们致敬。这种致敬仿佛让这届奥斯卡颁奖变成了一个小型的重温电影历程的怀旧聚会,而这种聚会似乎也让不论是专业的影评家还是非专业的观众群,都为之莫名兴奋。然而在这兴奋的表层下,更多的却是显露出电影这一产业由于过分追求视觉景观化、奇观化所出现的疲软状态。  [关键词]情节张力;风景表情;气氛渲染   第84届奥斯卡终于在万众期待之下拉开帷幕,也在众望所归之下落下帷幕,成功的导演们携着小金人在媒体前笑开怀,没有

2、获奖的导演则消失在人群之中。这届奥斯卡掀起了一股“怀旧风”和“献礼风”,获得最多提名的两部电影《雨果》和《艺术家》分别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向电影前辈们致敬。这种致敬仿佛让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变成了一个小型的重温电影历程的怀旧聚会,而这种聚会似乎也让不论是专业的影评家还是非专业的观众群,都为之莫名兴奋。  然而在这兴奋的表层下,更多的却是显露出电影这一产业由于过分追求视觉景观化、奇观化所出现的疲软状态。不得不说,相比于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应当更加能够有资格获得奖项。而可能因为政治等方面的种种原因,《金陵十三钗》并没能如愿,这也应该是给了我们一

3、个教训,那就是,不能够再用老套的思维拍电影——中国导演擅长通过历史题材、地域特色、民族奇观景象来吸引外国人的注意力,事实上,这种电影已经开始在西方变成了一道经常食用的菜肴而变得有些腻了。  回到《雨果》这部电影中来,让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为什么能一揽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众多奖项。看完《雨果》之后,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影片中出现的两次穿帮镜头,一次是在钟楼顶端雨果看夜晚的埃菲尔铁塔的景色,前后铁塔“神奇地”挪动了位置,另一处是在雨果跳下铁轨拣钥匙时,钥匙从铁轨中间“自动地”跑到了铁轨旁边。这两处镜头不禁让人质疑该影片是如何

4、拿到最佳视觉效果奖项的,也不禁为当今电影主靠数码合成技术而忽略了镜头下被摄物体真实美的现象而惋惜。其次,观赏完电影之后,笔者联想到了1998年拍摄的一部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这部电影获得了当时的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联想到它的原因在于:(1)两部影片都是以儿童为主线情节发展的;(2)两部影片都是讲述儿童和成人相互救赎的故事;(3)影片故事都是在火车站这样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建筑中展开的。然而《雨果》在情节上与后者相似却没有在艺术上超越后者,这是电影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电影自诞生之际就在为观众展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片段,虽然说卢米埃尔兄弟这种

5、纯粹拍摄生活场景段落的短片差点葬送了电影艺术,但是随后导演们对于杂耍蒙太奇的偏执使用都使得电影艺术一度走向迷茫。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电影一路走来历经诸多坎坷,却仍然受到了大众的接受和喜爱,又有电影理论家、批评家对电影进行剖析和理解,使得电影最终走向艺术。《雨果》通过描写梅里埃的电影时期,努力还原电影初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些努力都呈现在银幕之上,画面的精美、数码合成的天衣无缝都让人感受到了电影初期的景象。然而影片并不是依靠奇观化的场景和画面就能够取胜的,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就应当要有艺术的准则和规范,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总是擅长拍摄类型片,影片追求刺激的场

6、面而叙事线索单一薄弱,通常是宣扬“美国精神”“美国梦”的实现。但是电影一旦没有了灵魂,那么华丽夺目的场景、震撼人心的音乐都只会让观众感到空虚。  贝拉·巴拉兹曾在《可见的人:电影精神》一书中针对电影是否属于艺术而进行探讨,书中有很多观点至今仍然令人受益匪浅。笔者结合书中某些观点,对两部影片进行比较,从而浅析电影创作中对于某些元素的使用问题。  一、“儿童”在电影中的魅力  “美国人如此强烈地感到电影是自己生活的要素,就是因为电影充满了孩子气。”①诚然,回顾电影历史,多数影片中都有儿童的身影,《四百击》中的小男孩,《中央车站》中的约书亚,《辛德勒的名单》中红色衣

7、服的小女孩,《阿甘正传》中儿时的阿甘,《阳光小美女》中可爱的小女儿……这些儿童的形象作为“天使”的象征出现在电影[摘要]第84届奥斯卡掀起了一股“怀旧风”和“献礼风”,获得最多提名的两部电影《雨果》和《艺术家》分别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向电影前辈们致敬。这种致敬仿佛让这届奥斯卡颁奖变成了一个小型的重温电影历程的怀旧聚会,而这种聚会似乎也让不论是专业的影评家还是非专业的观众群,都为之莫名兴奋。然而在这兴奋的表层下,更多的却是显露出电影这一产业由于过分追求视觉景观化、奇观化所出现的疲软状态。  [关键词]情节张力;风景表情;气氛渲染   第84届奥斯卡终于在万众期待

8、之下拉开帷幕,也在众望所归之下落下帷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