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

《汽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

ID:22362383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汽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_第1页
《汽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_第2页
《汽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_第3页
《汽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_第4页
《汽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汽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  摘要:《汽轮机原理》作为热能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和抽象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理论分析和实践动手方面的能力,提高其教学质量是目前重要的一个课题。该文针对《汽轮机原理》课程的特点,围绕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课程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旨在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为提高专业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汽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

2、X(2017)03(a)-0236-02  《汽轮机原理》作为热能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在专业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蒸汽在汽轮机中的流动过程和能量转换过程,掌握和了解汽轮机变工况的规律,凝汽设备的工作原理、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供热式汽轮机的特点及机组运行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从而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火电厂相关的技术工作和提高专业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和抽象性。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理论分析和实践动手方面的能力,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和空间想象力,充

3、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降低教学难度,最终提高其教学质量是目前重要的一个课题。此外,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高[2016]2)文件指出,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其中包括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因此,该文结合《汽轮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目标,从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课程考核形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1教学方法的改革  《汽?机原理》作为专业重要的必修课,在课程改革中应根据该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加强技能培

4、养,努力提高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将实践内容穿插于理论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首先,采用引导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思考问题,让学生课前自行预习,提出自己的见解与问题,并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和求知欲进行学习,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该门课程包含大量的理论公式和专业设备,对于理论公式,尽可能以板书的形式进行逐步推导,强化学生理解和记忆。

5、但如果只采用板书形式,学生会厌倦抽象和繁琐的数学公式及理论,容易使学生处于理论的云雾中,不知所云,从而失去学习该课程的兴趣。而对于设备的工作原理,如再热蒸汽系统、抽汽回热系统、凝结水系统、疏水系统、工业水系统、轴封加热系统、辅助蒸汽系统、DEH调节油系统等,应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动态演示教学手段,让学生对系统设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在课堂教学时对设备主要部件进行模拟拆装,使抽象的工作过程变的直观、生动、形象,使学生清楚认识各个部件之间的耦合机制,并在多媒体教学中结合实物模型进行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活跃

6、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应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  此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面向互联网,发挥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的作用,扩展学生的求知空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以实际生活现象为例,使课堂更加生动,而且便于学生理解和加深记忆。  2实践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的重要平台,汽轮机作为现代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最广的原动机,其本体和辅助系统

7、十分复杂,专业性及实用性极强。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课程教学,而忽略了实践环节,则容易导致学生“纸上谈兵”,同时很难将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也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设备的工作过程。因此,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围绕“素质、能力、创新”三要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如通过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让学生对发电厂的主要设备布置,工作原理及各部件之间的耦合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此外,根据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小型实验,让学生主动查阅相关文献,锻炼其

8、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对实验每一部分环节进行及时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反过来进一步加深基本知识的理解。如凝汽器循环出水温度升高,造成其原因众多,需要从进水温度升高,出水温度相应升高、汽轮机负荷增加、凝汽器管板及铜管脏污堵塞、循环水量减少、循环水二次滤网堵塞、排气量增加、真空下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系统和目的一目了然,增加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