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注教育主体人文精神的培养

如何关注教育主体人文精神的培养

ID:22389671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如何关注教育主体人文精神的培养_第1页
如何关注教育主体人文精神的培养_第2页
如何关注教育主体人文精神的培养_第3页
如何关注教育主体人文精神的培养_第4页
如何关注教育主体人文精神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关注教育主体人文精神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关注教育主体人文精神的培养【摘要】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语文教育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挖掘语文学科中厚重的人文精神内涵,在重视语文教学中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充分体现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处理好现实生活、审美生活与道德生活的关系,使语文教育闪耀人文精神的光芒。文章就如何关注教育主体人文精神的培养,它有哪些基本途径作了浅显的探究。  【关键词】教育主体人文精神培养  【】G632【】A【】1674-4810(2011)11-0085-02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界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教学方法,而这种以知识体系为重点的教育,又大多采用了其实是庸俗绝对化的

2、科学思维方法。语义教育其实已经被“科学主义”异化为语文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使语文教育形成了在创新思维、道德、审美、个性和精神等方面的人文精神的缺失。语文不是以“人文”的姿态而是以“科学”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语文教育这种被“异化”了的现实图景的形成,究其根本乃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丧失。众所周知,人文教育涉及的人文世界并不是一个现实的世界,而是一种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个性与传统构成的教化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斯普朗格曾经指出:“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因此,克服唯智教育的偏失,促进人的总体成长,这一问题已成为

3、当前语文教改的工作重心。目前,我国语文学界一些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认为语文教育提倡人文精神应该有某种“可操作性”,习惯于把教育“技术化”、“科学化”,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就人文精神的教育而言,其教育过程首先是一种“感染”,人文精神最大的特点就是“渗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汩汩渗入富于探索的学生的心灵。根据这一特点,本人认为语文教育中实施人文性教育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挖掘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精神内涵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发展观,强调尊重作为个体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强调人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性,强调人的各种潜能本质上获得开发的价值。联合国

4、教科文组织有关研究报告反复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不应再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很厚重,语文教育不能止步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否则它永远是“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语文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塑造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人的素质结构是多元的,人有了知识和能力还不行,还应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品格、情操灵魂、有自己的个性。现在的教育正在完成由“以知识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语文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那就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努力弘扬鲜明的个性。文艺理论家毓璜先生说:“不把孩子当孩子,是最残酷的事

5、”。1990年3月,我国政府发布的《21世纪议程》白皮书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这就是说要把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对象、出发点和归宿,因而语文教育有必要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人在教育中的地位。  一个现代人,必须是一个文化人。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其他一切能力及习惯;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承载着有史以来的人类文化。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的生活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所以在学习语言时,他是在接收其中的精神文化,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时,就应探讨文中人物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引导学生体会蕴涵于语言的人生

6、哲理、崇高的人格等。通过思考找到自己认同的、适合自己的观点,从而为树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语文实践,是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有效途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教育实践,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主动地进行听、说、写、思的训练,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以及课外活动中都得到体现。以阅读为例,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而是为了更好地借助语文所提供的特殊语境

7、,通过说、读、写的训练,培养理解能力,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接受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人文性教育。再如,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风貌,不同时代的人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它所作的重新解释,都是培植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此外,写作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提倡和培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和离场同样体现在学生的写作中,特别是在写作中的立意和主题升华上。写作中人文精神培育的第一步就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从日常生活;从自我、个性;从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