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事件

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事件

ID:22395780

大小:6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9

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事件_第1页
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事件_第2页
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事件_第3页
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事件_第4页
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事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事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事件【摘要】为您整理了从国际法角度看钓鱼岛事件,希望和您一起探讨!钓鱼岛群岛亦称钓鱼台,依主岛名称为钓鱼岛而得名。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北部,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分布在东经123°20′-124°40′,北纬25°40′-26°00′之间的海域,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飞屿等岛礁组成,总面积约5.69平方千米。〔1〕1969年,美国海洋学家埃默里等人所著的《东海和黄海的地质构造和水文特征》〔2〕一文发表,提出在东海中日韩大陆架交界处存在着世界

2、上最有潜力的尚未勘探的海底石油资源。由于上述未经证实的东海蕴藏巨大石油储量的假设,从那时起,中日两国之间围绕东海大陆架划界展开了持续较量,由于钓鱼岛主权归属可能对东海大陆架划界产生影响,因此,围绕钓鱼岛问题的争端也日趋激烈。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和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代的到来,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的斗争更加尖锐。一、中日双方对钓鱼岛归属问题的不同立场(一)中国政府对钓鱼岛主权归属的基本立场和依据中国坚持对钓鱼岛的主权,主要理由包括:首先,从地理位置讲,钓鱼岛群岛位于毗连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东南沿海大陆架边缘,附属于台湾岛;其次,从历史上讲,中国人最早发现和命名

3、了这些岛屿,在明清两代的使琉球录及一些图志中都载明了这些岛屿属于中国;再次,从使用角度讲,中国渔民长期在该海域捕鱼,利用岛屿避风,明清两代的册封使都利用这些岛屿作为航标;最后,从国际条约角度讲,钓鱼岛群岛属于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3〕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根据《开罗宣言》〔4〕和《波茨坦公告》〔5〕的有关条款,战后日本应予以归还。《旧金山和约》〔6〕和美日《归还冲绳协定》〔7〕是在排除中国的情况下签订的,且遭到中国政府持续反对,不应对钓鱼岛主权归属产生影响。(二)日本政府对钓鱼岛主权归属的基本立场和依据与之相对,日本官方和部分学者坚持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主要依据包括:首先,从先占

4、角度讲,日本依据国际法中无主地先占原则获得对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8〕的主权。1885年以后,日本政府对该岛反复进行实地调查,确认该岛是无人岛且没有证据表明其属于中国之后,于1895年1月14日由内阁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将其编入日本领土;其次,从有效控制角度讲,日本已连续地、和平地对钓鱼岛实行了统治;再次,从历史地理角度讲,钓鱼岛群岛是日本南西诸岛的一部分,而不是中日《马关条约》中清政府割让的台湾及澎湖列岛的部分;最后从条约规定讲,《旧金山和约》未将钓鱼岛包含在日本应放弃的领土之内,而是将其置于美国管辖范围内。在美国管辖期间,日本仅保留其剩余主权,《归还冲绳协定》生效后,日本恢复

5、对这些岛屿的完全主权。总体而言,中日两国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哪国可以依据无主地先占原则取得钓鱼岛主权?第二,哪国可以依据有效控制原则取得钓鱼岛主权?第三,联合国托管和美日之间一系列协议安排是否对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产生影响?下文将从国际法的角度,结合国际上大量岛屿争端案件的判决和裁决意见,对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其解决前景进行探讨。【摘要】为您整理了浅析国际法中的时际法,希望和您一起探讨!一、引言时际法(intertemporallaiddot;胡伯于1928年4月4日对帕尔马斯岛案所作的仲裁裁决中。自此之后的数十年时间里,时际法越发成为国际法学界研究的热点,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认

6、为,正如法国法学家保罗鲁比埃所言,时际法这一用语是作为国际法的对应语而造出来的。[2]然而,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学界对国际法上的时际法概念所作的定义尚不周全,还未能全然正确地厘清时际法概念与其原则之间的界限,因此也未能确立完备的时际法规则。故笔者认为,应当首先解决时际法概念与原则之间的混淆,从而结合国际法的实践况对时际法概念作出周全的定义,而后再在此基础上确立与之对应的、完备的时际法规则。二、国际法上的时际法概念(一)时际法不是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同义语《国际公法百科全书》中国际法,时际法问题这一条目的释义为,国际法中法律规则不溯及既往的原则,通常被称为时际法法理。[3]根据该释义

7、,所谓时际法的全部内涵仅限于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而时际法亦就成为了这一原则的同义语。对此,笔者认为,该释义实则是对时际法概念和原则的混淆;而若要对时际法概念作出正确、周全的定义就应当以分析和消解得出这一释义的理论误区为基础。如前所述,国际法上的时际法首先出现在胡伯对帕尔马斯岛案所作的仲裁裁决中。胡伯在其裁决中首先陈述了这样的观点:一个法律事实必须依照与之同时的法律,而不是依照因该事实发生争端时或解决该争端时的法律进行判断。随后又进一步分析指出,至于在一个具体案件中,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