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new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new

ID:22401725

大小:148.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0-29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new_第1页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new_第2页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new_第3页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new_第4页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www.edudo.com---教学资源的宝库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阅读是人们求知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则关系到我们的学习成绩和生存质量,因此,提高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从《考试说明》及历届高考命题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命题不断增强文学因素。大阅读大多考查散文的阅读。而散文阅读考查的内容是综合性的,仅用一种方法是很难有效完成考题的。解题时,分步交替地使用各种阅读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一般地说,散文阅读应分三步走,具体如下:第一步,通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明确文章的主旨。阅读一

2、篇散文,要把握散文的主旨,即“神”,则需要我们先通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弄懂文章“说什么”。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先通读全文,给大脑留下了大体印象。我们也许无法详尽地说出文章各部分的详细内容,但正是头脑里留下的那么一丁点“印象”,能给我们把握文章的主旨带来莫大的帮助。一篇好文章,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还是采用艺术手法,都是为了表现中心主旨服务的。因此命题者命题时,总会结合中心主旨来命题,我们如若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就不难找出答案来。当然,散文的主旨并不都是直露的,它常借写景状物等来表现。故而,要抓住散文的主

3、旨,就得分析文中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与情感体验、社会生活及人生哲理之间的联系。另外,不少散文作家都喜欢“卒章显志”的写法,我们还可以先读文章的结尾,了解其“志”,然后再浏览前面的材料,这样会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再说,散文的主旨大多是抒情、明志、言理,这也给我们把握主旨带来提示,即我们可从“情、志、理”入手。第二步,略读每段的重点句,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这一步阅读,我们只需列出每段的重点句或概括出每段的主要内容,将它们联起来,再一次熟悉文章的内容。因为我们阅读散文时,实际上也是要求我们读者尽可能地沿着作者的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

4、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而要理清文章的思路,就应该从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当然,各种文体都有各自的思路特点。就散文而言,线索最为重要。材料是依赖线索展示的,思想是随线索发展的,事理是循线索演绎的。所以,我们如果抓住了线索,就等于把握散文的意脉。这样,表面上看似很“散”的“形”,就串起来了,紧紧地凝集在“神”的周围。理清了文章的线索后,就能很好把握文章的内容,解答后面的题目就不会很难。第三步,精读文章,品味文章语言。品味散文的语言,主要是品味散文的重点语句。我们应当对所读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抉

5、择、取舍,从而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对重点词语的处理,主要有两个过程。首先要有敏锐的语感,善于捕捉那些有特定含义的词语。其次,要学会咬文嚼字,结合全文挖掘出词语背后隐藏的信息。而把握关键句,对于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从内容、表达形式、结构、修辞等方面来看,我们应当紧紧抓住以下这些关键句: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概括段意的语句;文章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对文章结构有影响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运用修辞的语句;篇首、段首、篇后、段后的语句等。诚然,要成功解答高考散文阅读理解题目,还需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并具备良好的语感阅读指导与训练(上)现代文

6、阅读能力要点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www.edudo.com---教学资源的宝库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清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一、记叙文阅读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弄清文章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2.理清文章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

7、线索,特殊的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如第四册16课),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3.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能揣摩、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能准确概括出层意、段意,能抓住篇、段中的关键语句。4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和把握词语的音、形、义,把握关键词语,能够分析、比较词义,掌握用词的规律。注意文中标点的用法。5.在具体语境中分析、揣摩句子的含义和作用。6.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结合文章的背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7.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人物的性格特点。8.分析把握文章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注意把握文章中描写人、物、景的方法,如

8、肖像描写、景物描写等等。9.分析文章写法上的其他特点。10.品评、欣赏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能辨析文中思想观点的正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