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利工程对于水土保持的策略

分析水利工程对于水土保持的策略

ID:22407319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分析水利工程对于水土保持的策略_第1页
分析水利工程对于水土保持的策略_第2页
分析水利工程对于水土保持的策略_第3页
分析水利工程对于水土保持的策略_第4页
分析水利工程对于水土保持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水利工程对于水土保持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析水利工程对于水土保持的策略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较大,而因地理位置不同,我国靠海城市水资源较为充足,但内陆地区却相对来说较为干旱。因此,为了能够使我国城市水资源得到均衡分配,我国不断兴修水利工程,加大对国内城市水资源单位建设,确保能够使我国各个城市能够均匀用水,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发展。但随着我国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加,水利工程周围也不断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这使得我国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对社会及生态效益产生制约。  1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特点  1.1点状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首先,在江河两岸建设道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建设工作

2、之一,能够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但由于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地面平整、清洁,因此需要将土石方与路面、沿线的植被推入到河中,而由于缺少植物吸收地面中是水分,导致该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而在水利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利大坝、配料场、生产生活场地等较为分散,因此这些施工及生活区对该地区植被等破坏面积也相对较大,使施工地区地表呈现出点状形式的裸露区,对自然生态产生破坏。其次,我国部分地区属于平原,水利施工便利地区涵盖较大面积的绿色植被,例如小草等。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建筑、建设施工部门人员及设备等需要占用较大植被面积。而一旦该地区被长期占用,土地在

3、长期占压后逐渐变得硬化,而该处水分难以被植物所巩固,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加剧;而在该地区土地被大肆破坏后,处于土石混合状态,因此土地的肥沃力不断下降,土地密度不断提高,植被难以恢复。  1.2线状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由于受到环节多、线路过长等特点的影响,由于地表没有植被对土壤进行巩固,而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极容易将土壤中的部分松软土壤带走,导致面蚀、沟蚀以及沿线崩塌等现象出现,严重时会出现滑坡及泥石流等情况,不仅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对施工区域的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2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现象的原因  2.1土壤抗侵蚀能力下降  一方面,水土

4、开挖必然会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降低土壤原有的抗侵蚀能力以及蓄水能力,因此一旦出现降雨,就会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土方开挖也是一个对土壤进行再塑的过程,形成了大量的人工坡面、悬空面,这就使土壤很难回到平衡状态,抗侵蚀能力大大降低。  2.2水土保持植被破坏  植被是巩固地表水分的重要基础,不仅使土壤内部水分充足、减缓径流速度,同时也能起到加固土壤、增加土地肥沃力的作用。但在水利工施工建设时,由于建筑地基建设、人员移动及设备运作时均对地表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植被对地表径流及土壤的巩固能力丧失,则加剧水土流失现象,同时对该地区土壤造成破坏

5、,在大片地表裸露的同时,也使当地的抗风力及抗水侵蚀能力急剧下降。  2.3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  造成水循环系统破坏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时对地面及地表径流水资源系统造成一定损害,而水资源在不断流动中不断冲刷受损的土壤结构,使土壤中的部分沙石被带走,从而出现土壤流失的情况;另一种是由于土壤中水分不断流失,使其结构不断沙化,导致土壤自身抗腐蚀能力下降,而腐蚀成分随即进入水资源中,使水循环系统出现问题。而由于水循环系统属于整体,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对我国水资源造成严重损害。  3提高水利工程区域水土保持水平的策略  3.1做好工程前期准备,科学

6、制定计划  首先,应对水利施工地区进行勘查测绘,通过对当地地理环境、水文地质、周边生态自然环境及居民分布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该地点是否能够确定为水利工程施工地点进行确认;其次,由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及设计经验的设计人员组成专业设计团队,根据勘测结果、水利工程具体要求及设计目标等对工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最后,在设计内容及施工人员分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当地土壤及植被的保护,在水利工程中重点做好针对占用耕地等方面水土保持措施的相关设计。  3.2加强施工防护措施  3.2.1边坡防护工程措施。第一,应利用削头、压坡等方式将

7、施工边坡进行稳定,避免因边坡掉落等出现水土流失或人员伤亡情况;第二,为保证边坡及水利工程周边的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应在水利工程周边建立排水设施,以免在施工中出现将污水排放到地下,避免对地表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时也能够保护边坡周边自然环境;第三,在岩质成分较高的边坡区域,可利用锚杆、锚索等设备能够对边坡进行加固,保证边坡的安全与稳定;第四,在具体防护工程中,可根据对当地边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的结果采用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或防滑桩,降低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的概率。  3.2.2料场、弃渣场工程措施。首先,由于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石料作为建筑原材料,因此

8、需要就近在采石场购进石料。而采石场由于对石料采伐过多,容易出现山体滑坡等现象,不仅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