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

ID:22427598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_第1页
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_第2页
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_第3页
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_第4页
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  介绍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包括苗床选择、苗床处理、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水稻栽培。关键词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S511.043B1007-5739(2013)06-0036-01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技术是通过改革育秧方式和栽培技术来提高水稻单产的一项科技措施。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适宜在不同海拔地区推广,经多点测产,平均单产达到9220.5kg/hm2,较常规膜秧平均增产1133.7kg/hm2,增幅14.1%,增产效果显著[1-2]。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是通过培肥苗床

2、、旱地育秧、适龄早栽、浅插稀植等措施,使秧苗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早生快发,低位分蘖多,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从而实现高产的一项先进实用科技技术。因此,从育秧到移栽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把握好关键技术环节。1苗床选择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质地良好、疏松透气、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菜畦或水浇地。育苗面积要与大田移栽面积相吻合,结合当地气候、海拔、气温、土壤、耕作习惯等自然条件,一般每1hm2大田备苗床255~450m2。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左右,耕作层厚20cm以上,达到浇水不板结、干旱不开裂、有较强的蓄水保墒和供肥能力。2苗床处理2

3、.1苗床培肥应结合冬前苗床翻挖晒地,施农家肥5kg/m2、过磷酸钙210g/m2,多次翻锄使肥均匀,培肥土壤。也可以于播前10d左右,施入农家肥3~5kg/m2、尿素4~5g/m2以培肥苗床。2.2开沟理墒为方便管理及盖膜,一般墒宽1.2~1.5m,埂宽0.3~0.4m。在楚雄州春季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不利于保水保湿。因此,宜理低墒高边畦,做到墒面细、松、深、平、无杂物[3]。2.3苗床消毒土壤偏酸性地区,一般可不进行调酸处理,但应将土壤消毒作为重点,播种前土壤浇透水后,用70%敌克松2g/m2对水1kg/m2均匀喷施于床面,进行土壤消毒,同时保

4、持苗床平整。3种子处理旱育秧的选种、晒种、浸种、消毒、催芽与薄膜育秧相同,催芽后种子破肚露白即可播种。近年来,在部分地区恶苗病发生较为严重,因此一定要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做到浸种消毒48h以上。4播种4.1因地制宜确定适宜播种期根据不同海拔多年多点试验表明,旱育秧最佳秧龄在30~35d,因此应从节令和生产进度来合理安排播种期[4-5]。同时,结合当地气候、海拔、水利等生产要素,因地制宜确定适宜的播种期。4.2播种量楚雄州大部分地区中等肥力以上田块旱育秧最佳移栽密度以30万~45万丛/hm2为宜。因此,常规稻大苗移栽秧床的常规稻播70~90g/m2、

5、杂交稻30~40g/m2;中苗移栽的常规稻播110~150g/m2、杂交稻50~60g/m2;小苗移栽的常规稻播150~180g/m2、杂交稻70~80g/m2。4.3播种方法播前对苗床浇透水,用敌克松溶液消毒。播种做到不稀不密,均匀撒播,用营养土覆盖1.0~1.5cm,再盖松毛等覆盖物后喷透水。苗床用杀草丹0.4~0.6g/m2,或扫弗特0.15mL/m2喷施,化除结束后即可盖膜。要求盖拱膜,拱高10~15cm,播种后10d内不放风,10d后放风炼苗。若10d内苗还不齐可在白天揭膜轻喷1次水。苗叶不卷心,一般在盖膜期不浇水,3~4叶揭膜,但先要

6、炼苗4~5d方可揭膜,揭膜后如遇温度下降到10℃以下,还需把膜盖上保温。揭膜后20~25d必须移栽。5苗期管理一是出苗前以保温保湿为主。出苗后严防烧苗。秧苗现绿,1叶1心时通风炼苗,2叶1心时即可揭膜,进行露地管理。二是揭膜后及时浇透水,并结合追肥防治病害。揭膜后3d用敌克松1g/m2对水稀释600倍浇苗。四叶期苗床用尿素25g/m2或硝铵20~30g/m2喷施,也可用复合肥40~60g/m2对水20~30kg/m2施肥1次,也可用清粪水追施,切忌施干肥料。要及时预防好飞虱、叶瘟等病虫害。三是在培育壮苗的同时,坚持旱育旱管,杜绝泡苗,特别在移栽前

7、一定要控水,有利于大田秧苗早生快发。6大田移栽在生产中浅插是旱育秧的关键,稀植是前提。旱育秧由于秧龄短,秧苗一般比薄膜秧矮,加之前期控水旱育旱管。因此,要坚持浅插、浅水管理[6],以利于低位分蘖、多分蘖、早分蘖,实现早生快发,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因此大田移栽应做好以下关键环节。6.1精细整田做到田平泥化、寸水不露泥。耙田时应将全部磷肥、钾肥和80%的氮肥一次性施入,其余20%的氮肥作穗肥(抽穗前10~15d施用)。6.2栽插密度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气候、海拔、品种和土壤肥力来确定合理的栽插密度。由于旱育秧分蘖率强,成穗率高,因此可适当稀植,一般

8、常规稻栽37.5万~45.0万丛/hm2,每丛2~3株苗,杂交稻栽27.0万~30.0万丛/hm2,单苗双行条栽。坚持浅水浅插,栽插深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