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针灸治疗

心悸的针灸治疗

ID:22437234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心悸的针灸治疗_第1页
心悸的针灸治疗_第2页
心悸的针灸治疗_第3页
心悸的针灸治疗_第4页
心悸的针灸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悸的针灸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悸的针灸治疗徐鸿飞(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150000}【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8-006-03【摘要】在中医理论中,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参照临床表现,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惹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祌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都可按照心悸进行治疗。在化疗过程中或化疗

2、后,如出现心悸表现,可参照木节进行治疗。【关键词】心悸益气养血健脾养心针灸治疗辨证治疗体针(一)心虚胆怯1.症状和体征:心悸因惊恐而发,悸动不安,气短自汗,神倦乏力,少寐多梦,舌淡,苔薄白,脉细弦。2.证候分析: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心悸。心不藏神,则心中惕惕、悸动不安、少寐多梦。久病损伤心气,故气短自汗、神倦乏力。舌脉均为心气不足之象。3.治法:益气安神。以手少阴心经穴、手厥阴心经穴为主。4.处方(1)主穴:心俞、巨阙、间使、祌门、胆俞。(2)配穴:善惊者加大陵;自汗、气短甚者加足三里、复溜。5.操作方法(1)主穴:常规消毒后,选用直径为0.30〜0.35mm的毫针,斜刺心俞

3、0.6±0.2寸,直刺巨阙0.5±0.6、j*(向下斜刺),直刺间使0.8±0.2寸,直刺神门0.3±0.4寸,斜刺胆俞0.6±0.2寸。(2>配穴:常规消毒后,直刺大陵0.4±0.1寸,直刺足三里1.0±0.4寸,直刺复溜0.9±0.1寸。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主穴均用捻转补法,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其他配穴针用补法。6.心俞、巨阙俞募配穴,功在调补心气,定悸安神。胆俞可壮胆气而定志

4、。间使、神门十心安神。(一)心脾两虚1.症状和体征: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面色白光白,头晕乏力,气短易汗,纳少胸闷,舌淡红,苔薄闩,脉弱。2.证候分析:脾失运化之权,气血化源不足,故纳少胸闷、头晕乏力、气短易汗。心血不足,则心悸。神明失养,神不守舍,则失眠健忘。心艽华在面,气血虚,故面色ft光白、舌淡红、脉细弱。3.治法:养血益气,定悸安神。以足阳明胃经穴、背俞穴为主。4.处方(1)主穴:心俞、巨阙、膈俞、脾俞、足三里。(2)配穴:腹胀、便溏者加上巨虚、天枢。5.刺灸方法⑴主穴:常规消毒后,选用直径为0.30〜0.35mm的毫针,斜刺心俞0.6±0.2寸,直刺巨阙0.5

5、〜0.6寸(向下斜刺),斜刺膈俞0.6±0.2寸,斜刺脾俞0.6±0.2寸,直刺足三里1.0±0.4寸。(2)配穴:常规消毒后,直刺上巨虚0.8&plUsmn;0.4寸,直刺天枢1.0±0.2寸。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主穴均用捻转补法,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其他配穴针用补法。1.方义:心俞、巨阙如前所述。血之会膈俞可补血养心。气血的生成,赖水谷精微所化,故取脾俞、足三里健中焦以助气血化生。(三)阴虚火旺1.症状和体征:心悸不宁,思虑劳心尤甚

6、,心中烦热,少寐多梦,头晕目眩,耳鸣,口干,面颊红热,舌红,苔薄黄,脉细弦数。2.证候分析:肾阴不足,水不济火,以致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故心悸不宁、心中烦热、少寐多梦。思虑劳心,更耗伤心阴,故心悸加重。阴亏于下,虚火上扰,则头晕0眩、耳鸣口干、面颊红热。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3.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以足少阴肾经穴、手少阴心经穴为主。4.处方(1>主穴:肾俞、太溪、阴郄、祌门。(2>配穴:手足心热者加劳宫、涌泉。5.操作方法⑴主穴:常规消毒后,选用直径为0.30〜0.35mm的毫针,直刺肾俞0.9±0.1、j*,直刺太溪0.6±0.2•、』•

7、,直刺阴鄧0.4±0.1、j*,直刺神门0.3±0.4寸。(2>配穴:常规消毒后,直刺劳宫0.4&plUsmn;0.1寸,直刺涌泉0.6±0.2寸。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主穴均用捻转平补平泻法,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其他配穴针用平补平泻法。6.方义:本证源于肾阴不足,水不济火,故取肾俞、太溪滋肾阴而上济心火,以治苏本。阴郄、神门养心安神定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