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ID:22526022

大小:48.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苏胜玉林市玉州区仁东中心卫生院5370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丙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对照试验的方法,给予对照组60例患者单纯丙药治疗,给予观察组60例患者中丙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为8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丙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临床值得推广。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中丙医结合治疗;

2、疗效对比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是指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各种原因后,患者每年慢性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并连续二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支气管、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以中、老年

3、为高发年龄阶段,临床特征表现为长期反复性咳嗽、咯痰、喘息[1]。由于病程长,木病可能引起心肌、水肿、肺胀等危急病症,因此慢性支气管炎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文章旨在探讨中丙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木院2008年1月〜2012年10只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19〜78岁,平均(36.8±3.5)岁;病程1〜28年,平均(4.1±1.8)年。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

4、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临床表现及诊断:患者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持续吋间超过3个月,两肺可闻及哮鸣咅。所有患者西医诊断均符合1979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拟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用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辨证分型,主要分为:实证包括风寒壅肺型、表寒肺热型、痰浊蕴肺型、痰热郁肺型;虚证包括肺气虚型,脾阳虚型,肾阳虚型,肺肾阴虚型。排除其他具奋上述相似症状的疾病如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疾病、肺癌等。1.

5、3方法:①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西医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采用头孢哌酮-舒巴tt钠2g(用0.9%氯化钠100ml稀释)静脉滴注,2次/d;或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2g(用2%葡萄糖盐水100ml稀释)静脉滴注,2次/d。溴已新注射液4mgxl00ml静滴,2次/天,部分症状较重的患者加用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等U服或吸入;或用0.25%〜0.5%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以及对症治疗;②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给予不同中药

6、治疗。实证(1)、风寒壅肺型症状:咳嗽气喘,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常有头痛,恶寒,或有发热,U不渴,无汗,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治法:宣肺散寒,以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药用:麻黄8g杏仁10g炙甘草8g桂枝8g桑白皮10g紫苏子5g赤茯苓10g陈皮10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2)、表寒肺热型症状:咳而不爽,喘而上气吐痰稠黏,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苔薄白或罩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以麻杏石甘汤加减,药用:麻黄8g杏仁10g甘草6g石膏2

7、0g苏丫•10g半夏8g款冬花6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3)、痰热郁肺型症状:咳喘气涌,痰多质黏色黄或夹冇血色,伴胸中烦闷,身热冇汗,口渴而喜冷饮,面赤咽干,小便赤黄,大便或秘,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以桑白皮汤加减,药用:桑白皮10g黄芩10g知母8g贝母10g射干10g瓜蒌皮10g前胡10g地龙8g半夏8g苏子8g黄连8g山栀子lo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⑷痰浊阻肺型症状: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兼有呕恶,食少,U黏不渴,舌苔白腻,脉

8、滑或濡。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以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用:半夏8g陈皮10g获苍10g甘草5g生姜10g苏子8g白芥子10g莱菔子8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虚证(1)肺气虚型症状:病发吋常以咳为主,咳声清朗,多为单咳或间歇咳.白天多于夜晚,痰量不多。舌质正常或稍淡,舌苔薄白。脉弦细或缓细。治法:补肺益气以补肺汤加减。药用:人参8g黄芪10g五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