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走访困难群众调研报告

关于社区走访困难群众调研报告

ID:22574544

大小:60.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关于社区走访困难群众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社区走访困难群众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社区走访困难群众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社区走访困难群众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社区走访困难群众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社区走访困难群众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社区走访困难群众调研报告社区地处XX市XX区北郊城乡结合部处,总面积0.62平方公里,共辖12家企事业单位,56个楼群院落,1239户3867人。20**年4月28円任康寿路社区党总支书记以来,以“五百”、“十进十送”活动为平台,迈过居民家“门槛”,倾听居民“心坎”言,全面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基本情况、当前和今后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等內容。一、基本情况辖区闲难人群主要有下岗职工、老党员、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等。从走访的115户贫困家庭中筛选出86户,38名贫困党员按困难程度分别给予500元、300元、200元不同等次标准进行了临时救助。辖区内空巢老人、大病患者、残

2、疾人、孤儿、“两癌”患者、单亲母亲等49人,与社区干部、共驻共建单位结成帮扶对子,长期开展帮扶活动。二、困难原因分析1、因企业倒闭、改制,失去工作而致困。失业职工中年龄偏大,所谓40、50人员,缺少专门技能,再就业难度大,自谋职业门路窄、办法少,家庭收入减少,生活捉襟见肘,需要提供生活保障,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2、因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致困。辖区内高龄老人年龄都在80周岁以上,80%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慢性胃炎、风況病等疾病,有的基本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3、因重大疾病致贫、返贫。因家庭成员患癌症、糖尿病、尿毒症等重大疾病,为支付高额医疗费用而倾家荡产,导致家庭急剧

3、贫困,沦为新的贫困一族。4、因残疾而贫。社区现宥残疾人45人,其中30%左右的残疾人有一定的劳动能力,有不少残疾人一点劳动能力也没有,甚至生活不能白理,全靠家人的照顾。有的夫妇都是残疾人,双方都有缺陷。5、因其它原因致贫。这些家庭因突如其来的车祸、工伤等天灾人祸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造成了家庭贫困。三.保障情况及存在不足虽然困难家庭都享受城镇低保,但由于低保资金不足,相关制度还不甚完善,与困难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1、困难群体收入不足。由于弱势群体的劳动能力、素质偏低等原因,他们很难找到合式的工作来增加自已的收入,加上水电气价格及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在上涨,

4、低保在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后把这部分增加抵消殆尽,以低保人群为代表的低收入者的生活压力进一步增大。2、标准不高。低保是扶助弱势群体实现基本生活需要的最低限度。低保W补差以家庭人均收入的核算为基础,来界定补助对象,确定补助标准。3、配套措施少。对闲难群体,目前除了政府补助保障外,来自其他方面的相应照顾较少。困难群体在就业、住房、看病就医、子女就学、煤电水供应价格等方面优待政策还不完善。同吋,社会救助体系不健全,来自社会其它方面的慈善捐赠较少,社会救助资金来源单一,对困难群体的解困工作难以实现“综合效应”。四、困难家庭脱贫帮扶建议(一)帮助拓宽就业渠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要全

5、方位、宽领域,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加大贫困户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力度。重点对被老幼、病残者所困,难以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及时提供就业机会;对文化程度低,缺少技能的劳动力,及时搞好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帮助联系务工;对“零就业贫困家庭”的特殊困难劳动力,可由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二)强化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加快以城镇低保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就业、救灾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城镇保障救助体系建设,使他们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一要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贫困户是因病残、因缺劳力、因学、因灾等因素致贫的,这些贫困

6、户依靠自身力量是难以战胜贫困的,必须实行“应保尽保,应补尽补”。二要完善城镇医疗救助体系。将城镇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城镇医疗,按规定需由个人缴纳的参保费用可由政府医疗救助资金予以补贴,免去个人应缴部分。同时提高门珍和住院的报销比例,实行特闲户大病救助的提前介入,病人入院后相关部门即视可能产生的医疗费用给予救助预拨,并简化医疗费用报销手续,对贫困户医疗报销推行上门服务,定期结帐。三要完善教育资助体系。对贫困农户子女就学,要给予必要的生活补助和学习资助,防止“因学致贫”和教育贫困代际传递。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劳力实行免费技能培训,推荐就业。(二)结对帮扶真情互通,齐抓

7、共管形成合力结对帮扶是新形势下帮助城镇贫困家庭摆脱贫困行之有效的方法,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人,要进一步加大结对帮扶的力度,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一要搞好“单位结对”帮扶。参与帮扶的部门和单位,要创新扶贫机制,做到“一户一策”,实行个性化帮扶措施。二要搞好“企业结对”帮扶。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参与、政策激励、合作共赢”原则,企业要利用自身优势,优先吸收城镇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人员。三要搞好“民间结对”帮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广泛动员和组织个体经营户、社会上有能力的爱心人士,自愿加入到“民间结对”帮扶之中,各尽所能,共同为城镇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奉献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