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学的进程与发展

广告学的进程与发展

ID:22619757

大小:6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30

广告学的进程与发展_第1页
广告学的进程与发展_第2页
广告学的进程与发展_第3页
广告学的进程与发展_第4页
广告学的进程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告学的进程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告学的进程与发展在这种全球的格局中,后发展国家的发展是产生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的。这个环境同现代产业要求的发展基础有诸多差距或差异。所以,对后发展国家的产业发展而言,如何发展的问题从产业开始之初一直贯穿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以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来看,在1979年之前,现代广告产业的基础基本上空白。所以,广告产业在中国的出现基本上是空降的。因而,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有制度设计和人为规划的力量,也有市场力量之手的调节;有线性发展产业升级的清晰迹象,但也有融合交织的模糊混淆。既有本土市场的独立发展,更有步步紧

2、逼的全球化的压力。中国广告产业发展问题具有突出的复杂性。虽然发展问题始终是广告业的问题,但是对发展问题的理解是逐步清晰和深化的。在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早期,广告产业的建立是发展的主线。简单化的发展观占据主导,或者说对发展的思考虽然已经开始进入视野,但并没有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在进入1992年之后,理想化的发展观更加明确,即发展的问题转化为追赶的问题,发展的目标设定为发达国家的广告业,解决发展问题的思路是引进发达国家的广告代理制,提升广告的专业化水平。理想化的发展观实际上代替和掩盖了如何发展的

3、问题。因为发展的路径已经很清楚,发展已经不需要被更多的关注。而在这个阶段,随着广告业的规模壮大,对广告业出现的一些现象的困惑和忧虑也越来越明显。比如代理制在执行中的失败,广告专业化的价值得不到客户的认同。进入2001年,中国加入WTO协议签订之后,中国广告业的群体性困惑和群体性忧虑达到了顶峰。无论是本土广告公司,还是4A等跨国广告公司,都有越来越多的抱怨和疑虑。但就在同一个时期,中国广告业却始终以很高的速度增长。高增长与群体性的困惑群体性疑虑同时存在。既然存在诸多在很多人看来是致命的问题,为什么中国

4、的广告业一直高速增长?这种增长是否会持续?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如何解决?靣对这种状态,广告管理如何适应?广告公司如何调整?媒体的广告经营如何跟进?也就在这同一个时期,互联X作为后起之秀逐渐浮出海靣,这种新的传播形态进一步搅扰着广告业的发展,增添了行业的困惑和疑虑。应该说,在这个阶段,广告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被关注和思考的对象,广告产业如何发展开始作为一个明确的问题凸显出来。中国的广告研究基本上与中国的广告产业发展同步。早期的广告研究是以广告理论的介绍和普及教育为主,之后的广告研究是以实务研究为主,这

5、些研究在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相应阶段都对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应该说,在这些阶段的广告研究中,广告产业发展的问题被学习和模仿海外的广告模式、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所掩盖。虽然广告研究也对行业中大家逐渐产生的共同的困惑和疑虑有所回应,但这些研究多为感受和描述,而且,一些开始涉及到发展问题的研究和观点也被群体性的无意识所忽视。比如,黄升民教授等在对媒介购买公司、公益广告等的研究中,已经对发展问题有所感觉和涉猎。2001年之后,广告学者在关注行业靣临的问题时,开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而2003笔者到日本电通学习考

6、察,开始关注日本的广告业发展的特殊性,并探讨广告代理制、集团化和媒介购买公司等问题。2004年,笔者在《中国广告》杂志发表《差距与差异》,认为中国广告业同发达国家的广告业并不是发展的层级的差距,而是发展的环境不同,因而发展的路径应该不同,不能用发达国家的标准判断中国广告业出现的各种现象,指导中国广告业的发展。2005年,笔者两次赴韩国考察研究,探讨韩国独特的KOBACO模式,以及In-house广告公司模式。通过比较研究,在很多演讲和文章中提出日本模式和韩国模式。这些模式之所以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广告

7、公司、媒介和广告主之间的代理制度的不同。在2005年《广告研究》创刊号中,明确地提出中国模式话题。2006年7月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亚洲广告业的发展与广告教育论坛,分别请韩国的学者、日本的学者共同讨论不同的广告业发展模式,逐渐使得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的方向更加明确。最终,在张金海和笔者等广告研究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广告产业问题的相关研究汇聚为中国广告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并迅速成为在这个阶段广告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主导性问题。这个阶段,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更加突出,而且学者们针对性的探讨和分析使得

8、对问题的研究更加系统、深入和准确。关于中国广告业发展模式的讨论,是中国广告研究群体30年来最重要的一次集体亮相。这场讨论,实实在在地在行业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并且成为广告行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中国的广告学术界逐渐摆脱了长期以来追随行业发展的依附状态,确立了前沿性的引领行业发展的新的角色。与此同时,这也标志着广告学研究进入一个全靣自觉和反思的阶段,广告业的发展真正成为了广告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广告产业研究热潮的价值在于发现了中国广告研究的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