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与人大监督

依法行政与人大监督

ID:22661479

大小:65.6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0

依法行政与人大监督_第1页
依法行政与人大监督_第2页
依法行政与人大监督_第3页
依法行政与人大监督_第4页
依法行政与人大监督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法行政与人大监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依法行政与人大监督依法行政与人大监督党的十六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依法行政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依法治国的进程。因此,我们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必须要始终突出依法行政这个重点,牢牢抓住依法行政这个关键,强化人大对依法行政的监督力度,促进依法行政健康发展。一、当前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1、依法行政的观念不强。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对依法行政的认识没有完全到位,思想上也不够重视,还没有把这项工作摆

2、上应有的位置。认为依法办事束缚手脚,因而仍惯于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办法从事新形势的行政活动,不善于用法律的手段管理国家事务、文化、经济事业和社会事务,办事随心所欲;有的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的执法指导思想不端正,怕挑担子,怕负责任,不敢行使职权,不敢严格执法,甚至敷衍应付,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有的政府部门越权执法,相互掣肘,和互拆台,偏袒一方当事人。2、执法力度不够。一是执法的随意性比较人。该查的不查,不该查的乱查;该罚的不罚,不该罚的乱罚;有关系的不能办也办,没有关系的能办也不办。这是0前行政执法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二是由于政企

3、不分。政事不分,行政执法部门既当“裁判员”,乂当“运动员”。有的行政执法部门将罚款数额列入工作考核指标,结果当然是“有利则争,无利则推”,执法不是“软”就是“乱”。三是由于执法机构林立,职能重叠,造成交叉、重复执法。同一违法事实,由于不同的执法主体掌握的处罚标准存有差异,因而出现不同的处罚结果。四是行政执法中的不作为现象比较普遍。在“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不作为的案件占相当的比例。“行政不作为”己成为当前严重干扰依法行政的顽症和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行政执法人员的一大通病。3、违法责任追究不到位。目前大多数政府部门都制定了

4、违法责任追究制度,似实际上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一些行政机关往往碍于情面,怕得罪人,担心影响今后工作,或是因为其他原因,在责任追究上,总是尽可能避免触及具体人,违法执法行为虽纠正了,但发生违法执法行为的原因,谁的责任,未能深查细究,追究责任不痛不痒,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有些执法行为由于是领导拍扳,因而执法责任难以认定,违法责任也就难以追究。4、执法监督机制不完善。应当承认,这几年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确实存所加强,但监督程序、手段和效力在许多方面和环节上未予明确,难以强化,因而监督乏力。多种监督形式没有形成有效的运作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约

5、朿力,被监督者往往轻易从监督网络中“游离”出来。5、行政强制行为不够规范。一是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不明确。除法律明确设定行政强制措施外,法规和规章中也都设定了行政强制措施,甚至一些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还设定了行政强制措施;二是行政强制措施的具体形式繁多,同一类行政强制措施有多种表述,缺乏规范:三是行政强制措施的主体过乱。未经法律授权,一些没有行政强制权的行政机关也使用行政强制措施;四是我国法律对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缺少程序性的规范,行政机关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性很大;五是行政强制执行制度亟待完善。我B现行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以中请法院

6、强制执行为主,行政机关自己执行为辅的制度。目前,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程序繁琐,时间长,往往造成“执行难”,影响了行政效率。6、执法环境不理想。一方面,人们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当事人无视法律、法规,想方设法逃避法律、法规的追究,甚至暴力抗法。另一方面,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在一些不法分子的拉拢腐蚀下,走上了违法乱纪的道路。7、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思想作风不端正,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充当违法、违规者的“保护伞”。有些

7、行政执法人员不尊重当事人权利,不注重办案效果,工作作风粗暴,办事效率低下。重实体、轻程序,重权力、轻义务,重收费、轻教育的情况比较突出。一些行政执法人员缺乏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业务水平低,工作能力差。二、严格依法行政必须强化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1、充分认识人大监督的特点和优势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

8、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理人民群众对上述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当的决定和命令。这就清楚地表明,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代表机关,能够对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并监督其实施,其他国家机关都必须接受它的监督。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