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衔接构思与设置

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衔接构思与设置

ID:22663407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衔接构思与设置_第1页
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衔接构思与设置_第2页
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衔接构思与设置_第3页
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衔接构思与设置_第4页
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衔接构思与设置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衔接构思与设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衔接构思与设置本文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和五所中职学校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衔接为背景,对中高职课程衔接中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中高职课程衔接构思,构建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结构。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循序渐进培养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中高职衔接满足了这一要求,中职学生升学到高职继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促进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容[1]。中高职衔接,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需要,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自我同一性”阶段,人格、性格初步定型,但非智力因素如兴趣等处于形成的初期,可塑性很大,进入高职学习,不但使人才升级,而且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

2、保障[2]。中职教育提供了操作层面的一般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提供了策略层面的技术技能人才。中高职衔接满足了产业升级对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3]。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与所衔接的华容县职业中专学校、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怀化万昌中等专业学校五所中职学校的课程进行分析,采用“3+3”学制模式,中高职课程衔接并不是简单的将“中职课程+高职课程”模式,中职和高职的课程既是相互独立,也是相互联系的,中职课程是高职课程的基础,高职课程是中职课程延续和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设置需要结合这两个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瞄准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3、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1)高职专业课程零起点,难以培养高技能人才。高职与中职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理应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高职专业课从零起点开始,而且专业课学时数少于中职。难以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2)非一体化设计的专业对口升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有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许多学校按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教学计划,这样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许多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重复。2.中高职课程衔接基本思路针对上述中高职衔接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分析,采用“3+3”学制模式,设计

4、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结构构思和设置。1)采用“3+3”学制模式,构建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即中职阶段学习实践三年,高职阶段学习实践三年,结合我省人才需求情况,中职毕业生通过选拔再进入高职学习,以符合高技能人才的成才规律。这种中高职衔接模式增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2)设计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结构中高职课程衔接设置需要结合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瞄准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因此,可以将中高职课程分为五部分组成,即公共

5、基础模块课、专业基础模块课、岗位核心能力模块课、专业能力方向模块课、拓展模块课五部分,每个模块分为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二个层次。这样既能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如图1所示:公共基础模块课分为公共基础必修模块和公共基础选修模块,公共基础模块1和公共基础模块3是公共基础必修模块,公共基础模块2和公共基础模块4位公共必修模块。公共基础必修课所设置的课程是职业院校各个专业共同必修的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与所学的专业不一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为学生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是培养学生的

6、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为一进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或缺的课程。中职的公共基础模块根据中职学生原有文化基础水平的差异和升学需要分为公共基础模块1和公共基础模块2两个模块。公共基础模块1是中职学生要达到的中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公共基础模块2是学生选修课程,主要是为中职学生参加对口的高职入学考试而设置的,教学要求与国家对口招生考试的要求一致,教学内容与高职公共基础模块3相应的课程相衔接。专业基本能力模块所设的课程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它与专业知识、技能有着直接联系。一方面学生通过专业基础的学习,能够明白专业领域和分支方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探索适合自己且感兴趣的专业目

7、标,以加强今后专业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用专业基础课中学习的基本理论去解释、分析专业知识,学生具备了深入学习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潜质,为学生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岗位核心能力模块所设的课程即是本专业所设的主干课程,主要是根据同一专业不同方向但又具有共同能力为基础来设计的。它主要是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等,也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核心课程。中职所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初步掌握从事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具有经验层面的发展潜能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所开设的主干课程在中职所培养的基础上加大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培养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