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馆实习报告

游泳馆实习报告

ID:22690134

大小:72.5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30

游泳馆实习报告_第1页
游泳馆实习报告_第2页
游泳馆实习报告_第3页
游泳馆实习报告_第4页
游泳馆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游泳馆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游泳馆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认识实习是本专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对给水排水工程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对给水排水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的认识,增强感性认识,稳定专业思想.1,了解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工程建设程序及管理程序,了解先进的管理技术.2,重点了解和掌握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设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组成,布置和运转情况,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打下良好基础.二,实习内容7月3日,我们开始了认识实习.我们首先在教室里聆听导师的实习动员及介绍实习内容.让我们对实习项目有

2、个大概的了解,并对我们在实习当中应该注意的地方进行强调说明.本次实习任务:3号在学校建工楼及游泳馆;4号朝阳污水处理厂;5号朝阳水厂;6号牛行水厂;7号完成实习报告并上交.1.建筑给排水实习实习基地:学校建工楼及校游泳馆实习任务:建筑给排水设备的认识游泳池循环水处理设备的认识(1)关于建筑给水增压设施在民用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中,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都应设置高位消防水箱,以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或喷头的消防水压.《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规定,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不应低于

3、,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不应低于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由于受建筑造型,结构设计的限制,当高位水箱的设置高度不能满足上述消火栓的静压要求时应设置增压设施.设计中常采用的增压形式有两种:一是设置增压泵;二是设置气压罐.我们学校采用的是增压泵形式.增压泵在消防水箱的出水管上设置增压泵以解决最不利点消火栓的压力要求,是一种从设计到施工都较为简单的增压形式,既方便又经济,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基本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图1增压泵的工作原理顶部消防给水的压力在火灾初期由增压泵供给,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有电接点压力表,压力表设3个

4、控制点,即上限压力值,下限压力值和启动消防泵的压力值.当系统压力升至设计上限值时,停止增压泵的运行;当系统压力降至设计下限值时,启动增压泵,系统压力上升至上限值,如此反复来维持消防系统的压力需要;当发生火灾时,消火栓水枪或喷头开始喷水,系统压力下降,当降至设计压力下限值以下时,停止增压泵,启动消防泵.(1)关于建筑灭火技术1消火栓给水系统建筑灭火设计已成为建筑给水排水的重要部分.在消火栓给水系统中更注重扑救初期火灾,系统中常采用稳压泵保持系统的常高压.增设小口径自救式水枪,提供给非消防专业人员使用,以便自救.在分区中可采用减压阀,多出口水泵

5、,稳压阀,以保证消火栓的水压和出水量.为保证灭火设置能及时投入运行,加强了工作泵和备用泵的自动切换装置.2自动喷水灭火技术近年来我国确立了以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主逐步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主过渡的原则.高层,超高层以及大规模工业建筑发展,加强了自动喷水灭火技术的应用.自动喷水喷头除了设置在容易起火部位,疏散通道和人员密集场所外,还扩大设置在火灾蔓延通道,不易发现火灾,不易扑救火灾部位和需淋水降温保护等场所,使火灾扑救更及时,更迅速.这也是我国消防给水系统设置标准和发达国家逐步接轨的重大举措.在高层建筑中对玻璃幕墙,中庭回廊,自动扶梯开口部位和普通

6、防火卷帘处,采取了喷头加密的方式来替代水幕.在高架仓库内引进了国外的大水滴喷头,ESFR喷头,把喷水灭火从"控火"引入以"灭火"为目的.并且在建筑高度超100m的高层建筑,其消防也有了相应的措施,如设置避难层,避难区和屋顶设直升飞机停机坪等,与此相配套的也有相应的消防给水设施.(1)游泳池水循环处理系统我们学校的游泳馆采用了逆流式循环方式,即在池底均匀地布置给水口,循环水从池底向上供给,周边溢流回水.这种循环方式具有配水较均匀,底部沉积物少.有利于去除表面污物的优点,是目前国际泳联推荐的游泳池池水的循环方式.我校的游泳馆达到国际标准,是目前

7、江西省内最先进的游泳馆,可以举办国家级跳水游泳比赛.如果举办比赛,日水循环的成本大概在1万元人民币.以下是水循环示意图.图22.排水工程实习实习基地:南昌朝阳污水处理厂实习任务:城市污水厂水处理构筑物的认识;南昌市朝阳污水处理厂工程于2000年底全部竣工并投产,同期被南昌水业集团收购,现己成为日处理污水8X104m3的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工厂建立了计算机自动监测,控制和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控制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系统构成工厂自控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控制系统分为两级:现场站和中央站.厂内设一个

8、中央控制站,两个现场控制站.现场站独立完成该区域有关工艺过程中参数检测值的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中央站主要完成全厂的数据显示,控制和管理.(1)PLC控制系统本厂设2个PLC现场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