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之探索

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之探索

ID:22703220

大小:75.6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31

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之探索_第1页
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之探索_第2页
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之探索_第3页
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之探索_第4页
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之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之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之探索摘要:党报社论评论员文章改革可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各类应景式、礼节性的文章,尝试停写;暂时不能停写的,努力写出新意,缩短篇幅,用活语言,增强人情味,提高可读性;另一方面,对写作价值较大、读者可能感兴趣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积极地探索用写时评的理念和方法来写,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力求出新。将社论评论员文章的改革,作为党报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关键词:管制型;服务型;改革;时评化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9-0054-03党报(专指各级党委机关报)社论评论员文章主要分两类:第

2、一类是为周期性的节日、纪念日、会议或活动写作,如元旦、五一、国庆,若干年一次的党代会或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性组织换届,一年一度的两会、各种论坛或会展,一年若干次的地方党委全会等。第二类是为非周期性的重大事件、情况、问题、会议或活动写作,如中央或地方出台重大方针政策,金融市场严重异常波动,北京奥运会开幕,中央查处周永康,地方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社会出现影响重大的新思潮新动向等。社论评论员文章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地位既十分重要又相当特殊。正因为如此,社论评论员文章成为党报评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近年来,各地都在探索相关改革,

3、但多数比较谨慎,迄今为止,总体上看,似乎尚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一、改革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社论评论员文章的重要功能是,宣传党和政府一段时期内的方针政策,阐释党和政府对当前一些重大事件、情况和问题的主张,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围绕中心工作共同奋斗,指导干部群众的实践,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关键时刻,社论评论员文章对统一公众的思想和行动,引领社会舆论,维护和谐稳定,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社论评论员文章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形式大于内容,应景式、礼节性、例行公事的文章不少;思想贫乏,新瓶装旧酒偏多,内容空洞浮泛;语言枯燥无味,套话

4、连篇,篇幅冗长;标题多数大而无当;文章整体可读性很差,说服力很弱。这些问题在第一类文章中表现得尤为集中。由于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长期存在,有相当数量的社论评论员文章,实际传播效果很差,接受率、影响力很低。当前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利益诉求多元化,思想观念多元化,社会舆论多元化,各类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新媒体对报纸构成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不加紧对社论评论员文章进行有力、有效的改革,大幅度提高其含金量、可读性和实效性,其功能就有被严重削弱甚至基本丧失的危险。二、多举措改革社论评论员文章2012年12月,中宣部发出《关于

5、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意见指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发扬“走转改”精神,着力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意见要求,媒体要从内容、语言、标题、篇幅到版面编排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要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石角定内容,说真话、写实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杜绝脱离实际、内容空洞的文章和“应景”文章;要善于运用鲜活的、易读易懂的语言说明事物、表达观点,做准、做好、做活标题,力求篇幅简短精炼[1]。中宣部这个意见,对党报全面深入改革社论评论员文章,具有重要的指导

6、意义。(一)尝试停写各类应景式、礼节性的文章党报为周期性的节日、纪念日、会议或活动写作的一部分社论评论员文章,虽然可以根据当年的新形势新情况,在论点上体现一定的新意,但由于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节日、纪念日、会议或活动本身不是能让多数读者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内含的新闻价值有限,可开掘的意义空间不多,可评论的价值不大,因此,即使文章有一些新意,也往往是新瓶装旧酒,难以摆脱总体上的空洞乏味、老生常谈。例如,从1999年开始,某省级党报为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暨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简称“5?18”)写评论员文章,刊发了13年。笔者个人以为,这类文章总体上难有创见

7、,深度不足,语言因受要表述的内容限制,也显得有些枯燥。这主要是因为:一则,这类文章政策性和政治性很强,不比学术论文,不允许评论员自由发挥,比如不宜对如何办好“5?18”,提出组委会和有关部门没有提出的思路和观点,因为那样有风险,并且可能产生误导;二则,评论员没有参加相关的具体工作,也不是研宄相关领域的专家,很难谈出新的道道来,通常只能根据相关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相关报道和有关材料,作一番提炼综合。这样的文章,主要是为了体现活动的规格,相关领域的专家未必会看,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读者也很难有阅读兴趣。社论评论员文章不比红头文件,没有强制性,要发挥应有的

8、功能,有一个前提:本身有新意、可读性和感染力,读者乐意接受。各类应景式、礼节性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由于题材本身的局限,很难做到这一点,很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