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进展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进展

ID:22713795

大小:8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1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进展_第1页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进展_第2页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进展_第3页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进展_第4页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进/PC杜鑫董竞成(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医科200040)【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治疗目前仍以药物为基础,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发展,以节律控制、心率控制为基础加上抗凝防栓的治疗方法己大大提高了心房房颤治疗的成功率并显著减少了并发症。现就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心房颤动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R54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078-03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国外文献报道,一般群

2、体内有2%的发作趋势,在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0.2%〜0.3%,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65岁以上发病率为5%〜9%[1]。持续1年以上的AF复律和维持窦律的可能性很小[2]。目前对AF的治疗主张针对不同的AF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对症状轻微、新发生的AF可能不需要任何治疗措施;永久性房颤控制心室率即可;面对持续性房颤的患者情况则相对复杂一些,基木上有两个选择:一是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另一选择是控制房颤的心室率[3]。另外由于血栓栓塞是AF主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因此现多主张配合采取抗凝治疗,以预防AF患者的血栓栓塞[4]。我国的传统医学关于AF也有独特的认识,采

3、用中医药的方法对AF进行干预治疗也会取得独特的疗效。下面就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对AF的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1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大量研究[6-8]表明当AF患者窦性心律不能维持或使用药物危险性大时,治疗目的己不是维持窦性心律,而是适当控制心室率,以减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栓塞危险性。其相关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断剂、非二氢毗啶类钙拮抗剂和洋地黄类药物。1.1β-受体阻滞剂鉴于β-受体阻滞剂是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的重要药物,且对心力衰竭患者有益,因此对于心肌梗死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永久性AFβ-受体阻滞剂为首选,可联合使用洋地黄类。常用

4、药物为氨酰心安。1.2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降低窦房结和房室结动作电位振幅,延长房室结奋效不应期,减少心房重构现象的发生,ii具有降血压和抗心肌缺血作用。0前运用较多的为非二氢毗啶类药物,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0前较为肯定的是与地高辛联用能有效控制运动吋的快速心室率。1.3洋地黄类洋地黄类药物尤其适用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扩人或心衰患者。其常用药物为口服地高辛0.125〜0.375mg/d,若心率超过130次/min,尤其心衰较明显者,可静脉用去乙酰毛花苻注射液(西地兰},待病情平稳后改用地高辛U服。2控制节律的药物AF患者在心室率有效控制后仍有某些症状(如

5、心悸、乏力)吋,应考虑节律控制。因为节律控制不仅可以减轻症状,改善心功能,减少栓塞发生,而II还能降低病死率[9】。2.1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2.1.1奎尼丁奎尼丁作用于心房肌,延长传导及不应期,可有效转复AF动并减少其复发。奎尼丁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诱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发生率约1.5%。严重心衰、大心脏、低钾低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Q-T间期延长者不宜使用。2.1.2普鲁卡因胺普鲁卡因胺用于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室率,以及静脉用于新近发生的AF,丙毗胺用于AF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是治疗迷走神经介导AF的一线药物。2.11c类抗心律失常药

6、物2.2.1普罗帕酮普罗帕酮是运用较多的转复无器质性心脏病AF的Ic类AAD。该药可延长心房肌有效不应期,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速度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对新发AF的转复效果较好。然而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普罗帕酮效果显著降低,因此器质性心脏病和心衰患者应慎用普罗帕酮。2.2.2匹西卡因胺(pilsicainide)0前研究中的匹西卡因胺(pilsicainide)是一种无负性肌力的Ic类新药。Kumagai等[10]研究发现,pilsicainide对于AF的转律作用显著高于安慰剂(P<0.01)并且高于丙毗胺(P<0.05)。据Okishige[ll]等报

7、道,一组慢性AF患者(平均时间22个月)pilsicainide150mg/dU服4周后,21%恢复窦性心律,69%电转复成功,2年后34%维持窦性心律。2.3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2.3.1胺碘酮胺碘酮同吋具冇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但其通常归入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它也是相对较强的非竞争性α和β受体阻断剂,且无具体临床意义的负性肌力效应。胺碘酮是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衰患者非常好的选择,AF患者的心率控制有协同作用,对于AF复发危险极高的患者(如冇严重二尖瓣反流者),胺碘酮有可能是一线药物中的最佳选择。2.3.2伊布利特依布利特治疗心律失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