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专业,最陌生最烦恼……

这个专业,最陌生最烦恼……

ID:22730732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这个专业,最陌生最烦恼……_第1页
这个专业,最陌生最烦恼……_第2页
这个专业,最陌生最烦恼……_第3页
这个专业,最陌生最烦恼……_第4页
这个专业,最陌生最烦恼……_第5页
资源描述:

《这个专业,最陌生最烦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这个专业,最陌生最烦恼上海有13所高校开设了社工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大约1000人,目前上海能提供的社工岗位,相对于毕业生人数,差得太远。最陌生的职业平东理工大学朱眉肀教授一直有个设想,如果有一个很好的剧本,以社工为题材,拍一部青春偶像剧,公众对中国内地社工的了解一定会增加很多。上世纪80年代末,正是一部电视剧《公关小姐》热播,才让大家知道了有“公关”这个行当。如果有更多的人了解社工,认可社工,朱教授的学生里,一定会有更多人愿意投身到社工事业中。华东理工大学,是上海市最早开设社工专业的高校,社工专业开设已经13年,在学校各种专业

2、中不新面孔,但公众对这个专业和职业的知晓率,可能是最低的。“人家给我介绍女朋友,见面,我说我是做社工的。接下来,我要用2个小时给她解释什么是社工,相亲就变成了社工知识普及活动。”上海社工协会副秘书长姬忠宪说,社工大多有这样的经历。正是由于公众对社工职业的陌生,在高中毕业生在报考高校时,“社工”也无法进入学生们的视野。“我曾为某政法大学社工系的学生讲课,课上我问他们:你们当中有多少人是因为想做社工而主动报考这个专业的?一句问完,满堂默然,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在教室后排的座位上看到一个女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姬忠宪描述的场景,是国

3、内高校社工专业普遍存在的现状。复旦大学社工专业学生丁月(化名)告诉《新民周刊》,社工是她填报的第四志愿,她想读的是新闻,但因为分数不够,最后进入了社工专业。在丁月班级30多名同学中,大多数人跟她的情况一样。“刚进学校的时候,老师说,你们一个班,到毕业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同学做了社工,就很好了,如果有两个人,就算是意外惊喜。”从一无所知开始,经过专业学习,丁月慢慢觉得社工专业也挺有意思,开始有些喜欢。但自己最初的新闻梦想,丁月还是没法割舍,实习的时候,丁月除了按照专业要求到社工岗位实习,自己还找了一家媒体实习,她仍然希望以后到媒体

4、工作。“社工这个职业,非常需要认同感。伹现在很多社工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因为认同社工理念,才去选择学社工的。”当年,姬忠宪自己也是“非自愿”地被调剂到社工专业学习,但他比较幸运,在经过专业学习以后,他发现自己非常喜爱和适合这个职业。姬忠宪认为,目前国内社工专业学生多数转行,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职业认同感。成长的烦恼内地的这种情况,在香港非常少见,香港社工专业学生大多数成为职业社工。香港社工钱绮莲告诉记者,当年她参加高考报考社工专业,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再考,终于进入梦寐以求的社工专业。钱绮莲说,她自己对社工最初的印象,是小时

5、候到青少年中心玩,看到的那些亲切微笑的社工姐姐。后来,她自己在暑假里到青少年中心打工做助理,钱绮莲发现,自己真的很喜欢跟小朋友们打交道。“我知道我的性格,让我上朝九晚五的班,我肯定受不了。我喜欢跟人交流,喜欢帮帮别人。”做了十多年社工,钱绮莲仍然很喜欢这份事业。“遇到第一次见面的人,我介绍我是做社工的,大多数人都会说:你真有爱心。”在香港,民众对社工一点不陌生。钱绮莲说,香港社工事业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而内地刚刚起步,让民众了解社工,需要一个过程。内地社工成为名正言顺的“职业”,才刚刚5年的时间,2004年,“社会工作者”进

6、入劳动部职业标准目录,成为三百六十行中的一员。同时,劳动部开设了社工职业资格考试,从事社工职业的人,必须通过考试获得资格证书。在社工事业已经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城市,非营利的社会组织,是吸纳社工最重要的机构。中国大陆的非营利社会组织,数量非常少,处于刚刚萌生的阶段。上海浦东,是中国内地专业社工服务机构最早发源的地方。“现任上海民政局局长的马伊里,当时大力支持浦东社工组织的成立。1996年,浦东最先出现专业的社工,那时候上海高校还没有社工毕业生,浦东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引进了第一批社工。”姬忠宪介绍说。在政府的支持下,1999年,浦东

7、成立社工协会,这个时候,浦东的一些医院、学校、社区,都有了专职社工。2005年,内地第一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一一乐群,在浦东成立,国内第一次有了独立的社工社会组织。目前,像乐群这样的社工组织,提供了大多数一线社工岗位,但是,尽管乐群的规模正在壮大,社工岗位也只有几十个。而在上海,与乐群类似的社工组织,只有10多家,提供的社工岗位数量十分有限。为了推动非营利社工组织的建立,朱眉华教授也参与建立了“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现在,这个事务所吸纳了不少社工专业毕业生。上海有13所高校开设了社工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大约1000人,目前上

8、海能提供的社工岗位,相对于毕业生人数,差得太远。周文琰是上海师范大学社工专业应届毕业生,毕业之前,她在一家精神病院实习,对社工这份职业比较喜欢,希望毕业后能做专业社工。“我本来打算去社工组织应聘,后来说已经招满了。”周文琰没做成社工,进了一家公司做人事工作。现实难题“如果不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