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测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测试

ID:22747306

大小:83.0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测试_第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测试_第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测试_第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测试_第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起施行。A、2007年10月1日B、2007年11月1日C、2007年12月l日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及时报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报警电话是()。A、110B、119C、1123.救出溺水者后,发现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呼吸法,需要时以心肺复苏法施救。A、机械B、医疗C、人工4.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同时用木棒、皮带、()制品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带电物品。A、金属棒B、橡胶c、玻璃5.眼睛被化

2、学物品灼伤后,应尽快用大量的()冲洗眼睛。A、清水B、盐水c、加洗手液的水6.燃气泄漏时,不要在室内停留,以防窒息、()。A、中毒B、晕倒C、昏倒7.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准携带易燃、()等危险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起施行。A、2007年10月1日B、2007年11月1日C、2007年12月l日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及时报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报警电话是()。A、110B、119C、1123.救出溺水者后,发现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

3、()呼吸法,需要时以心肺复苏法施救。A、机械B、医疗C、人工4.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同时用木棒、皮带、()制品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带电物品。A、金属棒B、橡胶c、玻璃5.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尽快用大量的()冲洗眼睛。A、清水B、盐水c、加洗手液的水6.燃气泄漏时,不要在室内停留,以防窒息、()。A、中毒B、晕倒C、昏倒7.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准携带易燃、()等危险品。A、洗漱用品B、易爆c、手电筒8.在森林火场中,穿越火线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冲越火线。A、逆风B、顺风C、斜风9.高楼失火刚,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可靠近窗户或()呼救,同时关紧门窗

4、,用湿手巾、湿布堵塞门缝,用水淋透房门,防止烟火侵入。A、阳台B、房间c、卫生间10.家中无人时遭遇盗窃,发现后及时报警,()。A、不要翻动现场B、迅速打扫卫生c、迅速整理好物品11.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0米至()米处设置警示标志。A、60B、80C、10012.观看球类等大型比赛时,如发生骚乱,应避免在看台上来回跑动,要()向自己所在看台的安全出口移动。A、慢慢地B、迅速、有序地c、盲目地13.国务院和()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A、县级B、地市级c、省级14.单位或

5、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15.()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16.()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A、国务院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17.()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A、国务院B、本地人民政府C、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18.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

6、级三级四级,分别用()组颜色标示(按顺序)。A、红色黄色橙色蓝色B、红色橙色黄色蓝色C、红色橙色蓝色绿色19.()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20.()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上一级人民政府21.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22.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A、预防B、遏制c、消除23.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调整范围,是突发事

7、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检测与预警、()、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A、检查与督促B、告诫与处理C、应急处置与救援24.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A、法院B、检察院C、公安机关25.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响应程序可分为()、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应急结束。A、接警B、处理C、汇报26.“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A、法规B、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