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奥赛辅导

浅谈高中物理奥赛辅导

ID:22779466

大小:120.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31

浅谈高中物理奥赛辅导_第1页
浅谈高中物理奥赛辅导_第2页
浅谈高中物理奥赛辅导_第3页
浅谈高中物理奥赛辅导_第4页
浅谈高中物理奥赛辅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物理奥赛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物理奥赛辅导作者:谢宏文章来源: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点击数:743更新时间:2007-9-1021:28:12浅谈高中物理奥赛辅导作者:谢宏文章来源: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点击数:743更新时间:2007-9-1021:28:12浅谈高中物理奥赛辅导作者:谢宏文章来源: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点击数:743更新时间:2007-9-1021:28:12一、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  指导教师科学素养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准确地发现物理学科竞赛苗子并将其培养为竞赛型选手的重要问题.科学素养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二是教育教学方法.  学

2、科专业知识包括物理学科知识和部分数学学科知识.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高中物理教师都是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物理学科方面的知识不成问题.其实不然,由于竞赛的目的是“……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所以竞赛中涉及的知识,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多隶属于高中与大学知识的结合部,高中教学不能讲到位,大学又不讲,因此作为称职的竞赛指导教师,首先要熟悉大学教材,吃透高中教材,钻研竞赛大纲,并以竞赛大纲为纽带将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结合起来,适时、适度的进行竞赛指导.比如“天体物理”方面的知识一直是竞赛中的热点,高中

3、教材只讲万有引力定律及简单的应用,而竞赛大纲还要求学生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如果借助大学教材中的角动量守恒定律,那么学生对行星运动三定律及天体物理的有关知识将会理解的更深、更好,因此在辅导中就存在“基础、巩固、提高”的安排问题.结合上面提到的例子,第一步让学生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和引力势能公式;第二步用微元法和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导出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相似的规律,待学生完全熟知后,再补充动量及角动量守恒定律,这样既疏通了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联系,又加深了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理解.  其次,指导

4、教师要掌握物理竞赛中的解题方法.这些方法是:对称法、等效替代法、叠加法、微元法、割补法、类比法、解析、推理、归纳法,等等.表面上看,通过几个例子向学生介绍这些方法的运用并不困难,但是要使学生掌握并能灵活的运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中物理竞赛是以知识为载体的能力竞赛,要求参赛选手能在透彻分析物理过程(尤其是对陌生的物理情境)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模型,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以达到顺利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其中,就建立科学模型和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而言,后者难于前者,即使对指导教师来说,为科学模型选择一个符合题目物理情境的解题方法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指导教师做不好,学生很难受到画龙点

5、睛的点拨,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  比如:(第五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一无限长均匀带电细线弯成如图1所示的平面图      形,其中是半径为R的半圆弧,AA′平行于BB′,试求圆心O处的电场强度.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仅是带电体周围某点场强的叠加问题.在高中物理中没有现成的知识可利用.在大学物理中,O点的场强可以看做是均匀带电的半圆弧导线、直导线AA′和BB′在O点场强的叠加,半圆弧导线、直导线的场强可用微积分知识求得.如果教师向学生介绍此种方法,学生最多只是学会了几个求场强的公式,对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多大帮助,换一个新题目就必将束手无策.倘若教师

6、指导学生从高中物理中点电荷场强公式出发,在半圆环上取一微小的带电圆弧ab并考虑与其相对应的BB′直导线上一微小带电直线段a′b′,如图2所示,分别研究两个带电元在O点场强的叠加,再由对称的方法推而广之,最终不难得到O点的场强为零.这种方法不仅没有超出竞赛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而且可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透彻分析物理情境、由局部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方向发展,对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大有裨益.指导教师具备了较好的学科专业知识,再辅以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出竞赛成绩就比较有把握了.在下面两个问题中,笔者专门谈物理竞赛中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科学选择竞赛苗子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

7、力,选择物理竞赛苗子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一般地讲,学生从接触高中物理到参加全国竞赛有两年的时间,这两年中,学习的知识面很广、很深,涉及的方法也很抽象,需要学生自觉地钻研课外知识,并以极大地毅力坚持下去,如果学生对物理学科没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执著的追求是不可能的.  其次,竞赛苗子的聪明和勤奋同等重要,我们教师有一种意识倾向,即凡是聪明的学生就一定是好的竞赛苗子,其实这是不完善的,聪明加勤奋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笔者见过许多灵气很足的学生,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很浓,也有远大的理想,只是在漫长的准备竞赛过程中极易受外界干扰,不能持之以恒.这种学生在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