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公司预算编制“利润观”预算的兴起务管

改进公司预算编制“利润观”预算的兴起务管

ID:22892796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1

改进公司预算编制“利润观”预算的兴起务管_第1页
改进公司预算编制“利润观”预算的兴起务管_第2页
改进公司预算编制“利润观”预算的兴起务管_第3页
改进公司预算编制“利润观”预算的兴起务管_第4页
改进公司预算编制“利润观”预算的兴起务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进公司预算编制“利润观”预算的兴起务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改进公司预算编制“利润观”预算的兴起务管摘要我国销售观出发点论的预算编制模式在和实务上都表现出很大局限性,利润观出发点论的预算编制模式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表明,可通过利润观出发点论的预算模式加以改进。  关键词预算编制销售观出发点论模式利润观出发点论模式  预算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之一,是实现内部控制,进步效益的重要手段。搞好预算治理的关键在于确定预算编制的出发点。随着公司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引进并运用的销售观出发点论的预算模式在理论和实务上都表现出很大局限性,应通过利润观(或每

2、股收益)出发点论的预算模式加以改进。1销售观出发点论的预算模式的局限性  以销售为出发点的预算模式是指以销售预算的结果为出发点,分别编制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本钱预算、利润预算、现金预算等的一种预算编制模式。这种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为基点,适应市场状况,得到普遍采用。然而,这种模式在理论和实务上存在以下致命缺陷,不能达到强化公司内部控制效率,进步公司价值的预算治理目标。1.1销售观出发点论的预算模式所依据的假设不具有现实性  销售观出发点论的预算模式隐含的两个假设是:①预算编制者具有强烈追求无穷

3、利润的动机——其唯一限制是销售;②销售与利润的增减变化具有一致性。笔者以为,现代公司制度下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契约、公司利润内涵都内生地决定了这两个假设都没有存在的现实土壤。  现代公司制的主要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双方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所有者关心的是投资的回报,而经营者则关心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如报酬、薪金、隐性福利等),一旦两者发生冲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理性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就有可能发生。在预算编制上,公司所有者处于直接生产

4、经营之外,经营者编制预算并执行;所有者当然追求利润,而经营者就不一定像所有者那样在任何情况下都往追求利润,他往往从自身当前利益出发进行治理决策。或者不计本钱和风险,片面追求销售的增长,不正常扩大市场而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本;或者在可以开拓市场增加利润时,极端守旧,怕冒风险有损当前稳定报酬而对市场机会视而不见。可见,作为预算编制者的经营者具有强烈追求无穷利润的动机的假设是不能成立的。此外,将销售视为利润的唯一限制也不公道,利润目标至少须考虑销售与本钱两方面因素。1.3销售观出发点论的核算模式可分析的

5、视角具有狭隘性  首先,这种预算模式与公司财务指标体系相分离,仅反映销售及相关的计划的执行情况,不能运用财务指标进行经常的猜测、反馈、对比分析,为公司的高层治理者提供资产运营、财务状况的及时信息,进步治理、决策质量。其次,这种预算基本上没考虑外部信息使用者,既不能通过预算信号向外部信息使用者发出企业现时和未来价值的信息,又不能通过外部相关市场的对治理者的经营施加约束,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代理治理困境。2利润观出发点论的预算模式的优越性  利润观出发点论的预算模式就是以目标每股收益或利润水平为出

6、发点,分别编制收进预算、本钱预算,进行反复平衡,直到实现目标利润为止的预算编制模式。这种预算模式,不仅有助于进步所有者和经营者对公司计划和控制能力,改善经营治理来影响公司股价,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而且有利于解决公司委托代理题目,进步信息表露的有用性。2.1将预算与企业的战略衔接起来  追求利润是公司经营的基本目的之一,公司战略回根结底是为了保持或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的利润追求不一定是治理当局的目的和方向;而利润观出发点论的预算模式可以在目标一致的最大可能限度内保障治理当局

7、的经营决策、对公司战略的设计和实施符合所有者的利益。2.2强化公司各个层次的经营治理  按照杜邦法的思路,每股收益综合而具体地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实际上,在杜邦分析法下给出的是投资报酬率,增加负债率就可以得到权益资本报酬率,进而得到每股收益数据;反之,从每股收益推出投资报酬率,该指标经过杜邦分析法的层层分解后,各指标所组成的体系就与公司经营的各方面息息相关,通过控制每股收益就可以控制整个公司的经营活动。通过对财务指标体系经常的猜测、反馈对比分析,可及时为公司的高层治理者提供资产运营、财务状况的反

8、馈信息。(转载自fw.nseac.)2.3顺应资产经营的趋势  以每股利润为预算的出发点,内在地夸大公司经营结果必须达到资产提供者最低投资报酬率(资本的机会本钱)的要求,否则,所有者就会采取各种形式撤走资本。2.4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困境  在我国,公司的财务预算由董事会编制,由股东大会批准,由总经理为首的治理当局负责执行。预算治理涉及三方主体,且三方的利益考虑和把握的信息都不同,治理当局有更大的治理内部信息,董事会次之。如何通过预算治理降低信息不对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