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深思

试议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深思

ID:22947130

大小: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2

试议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深思_第1页
试议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深思_第2页
试议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深思_第3页
试议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深思_第4页
试议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深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议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深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议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深思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深思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深思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耕地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粮食安全理由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财政支农资金审计的重点应从合规性审计转移到关注粮食安全,发挥审计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结合耕地面积减少的我国粮食安全目前状况,分析影响粮食安全的隐患,从政府审计的视角,提出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作用、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耕地;粮食安全;政府审计;免疫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2、0194.2012.14.019  []A[]1673-0194(2012)14-0029-03  公共受托责任决定政府审计维护经济安全的职责。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的粮食产量虽有了恢复性增长,但耕地及播种面积减少等影响粮食安全的诸多因素依旧存在。新华社2011年2月24日报道:2009年底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因此,当维护经济安全成为公共受托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时,政府审计应从抵御、揭示和预防的视角,关注粮食安全理由,财政支农资金审计的目标应提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  1政府审计维护粮食安全的理论依据

3、  审计的本质是独立的“经济监督”,其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法治建设的日趋完善,作为国家政治与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审计,其公共受托责任的内涵也经历了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和受托社会责任3个阶段。当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及其日益复杂导致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不断显现时,政府审计作为推动全面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一种监督机制,其职能、职责也随之拓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粮食安全已成为公共受托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府审计功能拓展的必定结果。  《审计法》第一条规定:“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推动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政府审计的监督职能就是通过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控,保证和推动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政府审计机关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和高度的辨别力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能,通过揭露、查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重大违规违法理由,检查和督促有关经济责任者忠实地履行经济责任,推动与保障粮食安全。  2我国粮食安全目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作为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既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理由,当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深思由.zgl,北

5、方宽小于2.0m的沟、渠、路和田埂。国土资源部2007年4月12日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218亿hm2,比上年度末净减少30.68万hm2(1hm2=10000m2,1亩=666.67m2)。截至2009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为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更是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而且有些地方耕地面积竟然有“两本账”:一本是农业部门掌握的农户承包土地面积,俗称“计税面积”;另一本是国土资源部门测绘数据,两

6、者相差甚大。  (2)从1952年到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1998年以后播种面积更是出现急剧下降,2000年至2003年的4年中,全国共减少农田13580万亩,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刚刚恢复到15.83亿亩,与2003年的14.91亿亩相比,增加了0.92亿亩,但仍低于16亿亩的安全警戒线。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快的主要理由之一是: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997-2003年8年间,各种非农建设用地达到132.6万hm2,2003年我国开发区所占面积22.27万hm2,甚至超过了全部城市的面积,严重动摇了粮食生产的基础。特别是开发区的恶性扩张,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2.2土地开发整理

7、看似新增耕地,实质产出较低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国家对土地进行计划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执行)第四十一条提出:“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这是我国首次在法律文件上提出“土地整理”一词。然而,审计发现:有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缺乏调查论证、科学规划;有的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