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幼小衔接策略研究

浅谈幼儿教师幼小衔接策略研究

ID:22952961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2

浅谈幼儿教师幼小衔接策略研究_第1页
浅谈幼儿教师幼小衔接策略研究_第2页
浅谈幼儿教师幼小衔接策略研究_第3页
浅谈幼儿教师幼小衔接策略研究_第4页
浅谈幼儿教师幼小衔接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教师幼小衔接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幼儿教师幼小衔接策略研究一、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  目前,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一个重要根源便是过分强调微观的幼小衔接。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就进行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一些家长迫于压力,就要求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汉语拼音、识字、计算以及英语等教学。而幼儿园为了争得生源,也就盲目顺应家长的要求,在幼儿园过早地进行超容量的拼音、识字、计算等的教学。这样剥夺了幼儿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游戏时间。为了和小学衔接,一些幼儿园经常训练大班的孩子像小学生一样长时间地坐在位子上不许动。幼

2、儿园小学化教育危害非常大。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二、强化儿童发展的内在联系  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在幼儿园大班,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所改变,课节时间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或是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或请小学生回园介绍一下小学生活。而儿童的适应能力、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等内在因素往往被忽略了。我们不应仅仅是停留在有没有

3、学过某种知识,或是已经学了多少有关知识,而是应该找到知识联系的内在衔接点。例如: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教育中,通过幼儿对实际物体的观察、操作而感知把两堆物体合并到一起,说出总数是多少就是把两堆物体加起来;从一堆物体里去掉一部分,说出还剩下多少就是从总体里减去一部分。有了幼儿园里的对实际物体的充分的操作、体验,逐步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真正理解了数的含义,才能有利于小学数学加减的学习。  三、突出儿童生理成长的价值  儿童生理成长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突出智能和心理方面的衔接,如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独立

4、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而忽视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如幼儿在家乱吃零食、挑食,造成一些孩子营养不均衡或营养不良。有的孩子在家长时间看电视,在幼儿园不注重体育锻炼;有的孩子肥胖,有的孩子瘦弱。现在的小学生近视率和蛀牙率都越来越高,这和幼儿阶段的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另一方面是指随着儿童的生理的成长对他的精神的成长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为许多人所忽视。如儿童的注意力、控制力的发展是受大脑成长的影响的。随着大脑的成熟,儿童的注意力、控制力水平都将有所提高。但是大脑的成长要有适宜的环境,既要有充分的物质营养,也要有恰当的精神营养。如果在幼儿园

5、减少幼儿的游戏时间而延长集体教学时间。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大脑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幼儿注意力和控制力,反而使孩子的注意力涣散和行为控制能力差。要真正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前,我们应对处于衔接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地探索。经过长期的科学验证,研究制定多种既有利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又能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方案,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途径。  四、进行系列幼小衔接活动,提高对幼小衔接的认识  (一)组织教师方面的会议和学习活动  首先组织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座谈会。让小学教师对幼儿园教师

6、培养的孩子做出分析、评价,给予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使大班的幼小衔接工作受到更多的启示。给小学老师提出一些方法,使小学也能向幼儿园靠拢。然后组织有关老师进行学习,提高老师的思想意识。如:看录像《小学生守则》,观看小学老师上课、邀请小学老师来园现场指导等,了解小学对学生的要求及小学的一些情况。老师还要更新观念,经常阅读幼小衔接的有关文章。  (二)组织家长方面座谈、咨询活动  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如:请小学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学龄前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分班请一些小学的老师与家长开座谈会和咨询活

7、动。及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大班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家长小组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研究家长反馈的意见,改进工作。还组织全体大班家长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答辩会及知识竞赛活动。  五、采取有效措施使幼小两阶段更好地衔接  (一)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

8、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理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