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教案

《劝学》 教案

ID:22966116

大小:5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2

《劝学》  教案 _第1页
《劝学》  教案 _第2页
《劝学》  教案 _第3页
《劝学》  教案 _第4页
《劝学》  教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劝学》 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劝学》教案[《劝学》教案]教学要点1、了解荀子的散文写作风格A善于用喻的特点B大量的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2、了解文中表现的荀子的思想,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劝学》教案。3、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通过练习一整体感知,研读1—3段;第二课时研读第4段,归纳知识点。一、导入:明确阅读目的——比喻论证的巧妙运用自古以来,古人就非常重视学习,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写过有关学习的文章。在这一话题下,最早的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作品当属荀子的《劝学》,原因何在?这不仅是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荀子就已达到成熟的阶段,已初具专题议论文典型形式,是文学发展使然。更重要的

2、是他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之气。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的深刻道理。让我们仔细品味荀子高超的比喻吧!二、整体感知——布置自读1.解题:标题“劝学”中的“劝”字是什麽意思?“劝”对全文有何作用?明确:劝勉。统领全篇2.全文共四段,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给每一段列出小标题。3.分析每段的小标题与第一句的关系。明确:第一句是中心论点,其他小标题其实是分论点。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分别从学习的意义、作用、

3、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从结构上看,又是完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议论文的典型模式。4.全文共有多少个比喻?请把它们分一下类,填入练习一的表格中。5.小结:作者是怎样“劝”的,你认为这样“劝”的好处是什么?三、重点难点突破与鉴赏㈠研读第一段问:文章开头不用自己的口气来提观点,而是借“君子”之口来提出,原因何在?明确: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学习的结果,教案《《劝学》教案》(..)。借他们之口,是论点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㈡研读第二段1.“青出于蓝”的意思是什么?有人认为此处是喻学生超过老师

4、,对不对?明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发展提高。不对,这是后来的意思。2.“木直中绳,……柔使之然也。”一句中的“挺”与“直”的含义一样,为什么用“挺”呢?明确:“木直中绳”,表明“木”是被动的,完全依赖于加工者的摆布。而“不复挺者”的“木”是主动者,是“松绑”后产生的“反弹”。3.“青出于蓝”“冰寒于水”和“直木为轮”三个比喻,分别说明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明确:“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是并列关系。“直木为轮”说明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与前两个是递进的关系。4.“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前文已

5、用了“青出于蓝”“冰寒于水”和“直木为轮”三个比喻,这里再用这两个比喻又何作用?明确:强调肯下功夫,必见成效的道理。对下文论证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有铺垫作用,是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㈢研读第三段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在文中的作用?明确:承上启下,肯定学习的重要性2.本段的结论是哪句话?意思是什么?(“物”指什么?(学习))答: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此段作者共用了五个比喻,它们所论述的角度一样吗?请指出本体和喻体,与结论的相似点是什么?答:①不。②第一个主要是为了证明前一句话

6、,说明只有摆正学与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其他四个分别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借助外界条件才能弥补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③本体是外界条件,喻体是学习,相似点是都能为使用弥补不足。4.你认为二三段论述都在讨论学习的意义,是否有重复之嫌?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什么?答:否。㈣研读第四段1.此段分哪几个层次论述学习应持的态度的?(当堂背诵10个比喻句)三个2.这三个层次的关系如何?第一层说明学习要积累,是指学习的方法。第二、三层说明如何积累,是指学习的态度,即持之以恒和专一是积累的两个保证,二者缺一不可。3.除了比喻,还用了什么

7、论证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答:对比。鲜明对比使所要说明的道理更具体明白。㈤本文为什么通篇设喻呢?通篇设喻却不是读者有重复累赘之感,原因何在?明确:使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虽多处用比喻,但不论从比喻句的构成形式,还是从比喻与论点的关系来看,都是富于变化的,丰富多彩的,所以不使人产生重复累赘之感。设喻方式多样(正面、正反、反复设喻结合),设喻与说理的结合紧密,形式灵活(道理隐含在比喻中、先设喻后引道理、先设喻后引道理在用比喻进一步论证。)㈥归纳知识点:1、注音:靛青()蓼蓝()中规()金石可镂()参省()跬步(

8、)骐骥()弩马()槁暴()锲而不舍()而望矣()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