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墟》看余秋雨散文动静态语境设置

从《废墟》看余秋雨散文动静态语境设置

ID:22993563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2

从《废墟》看余秋雨散文动静态语境设置 _第1页
从《废墟》看余秋雨散文动静态语境设置 _第2页
从《废墟》看余秋雨散文动静态语境设置 _第3页
从《废墟》看余秋雨散文动静态语境设置 _第4页
从《废墟》看余秋雨散文动静态语境设置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废墟》看余秋雨散文动静态语境设置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废墟》看余秋雨散文动静态语境设置选自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的《废墟》不算是余秋雨先生的最佳作品,却是余秋雨先生最具写作特色的作品,因为有人把《废墟》为代表的余氏作品的写作模式总结为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这样一条散文流水生产线的写作模式似乎是对余秋雨先生散文的贬低,但勿庸置疑余先生的写作有自己的特色和吸引读者的理由。当今天重读佘先生的这篇散文,笔者无意于讨论其应褒或贬,因为存在便是合理的。本文中,笔者尝试以散文语篇《废墟》为语境分析对象,试图探讨散文语篇中的语境特点,关注动态语境和静态语境在《废墟》中的互动建构,以此说明在散

2、文语篇中存在着语境适应论。一、散文语篇中静态语境是一种背景语境,是一种具有普遍公共修辞经验的背景语境认知语境,顾名思义,就是指言语环境,亦即是使用语言的环境。所谓静态语境,指的是人们把语境看做是预先确定的因素组合1]28。这种因素组合是多元的、灵活的,可以指客观因素(如时间,地点等),也可以指主观因素(如人物的身份,职业等),可以是现实因素(交际场合,话题等),也可以是历史因素(时代背景,文化传统等)。笔者认为,散文的抒情特点决定了散文语篇中的静态语境是一种背景语境,是一种具有普遍公共修辞经验的背景认知,增加了和读者对作品理解认知上

3、达成一致的可能性。阅读余秋雨的《废墟》,关键在于理解废墟二字在语篇中的意义。在短短2000多字的文章中,作为主题和文眼的废墟出现多达60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废墟无疑是文章的灵魂中心所在。通过简单的语义辨认,不难发现在众多的废墟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废墟的字典意义出现的,另一类是以废墟的隐喻意义出现的,语篇就是在废墟的字典义和隐喻义之间不断交织和转换升华中完成的。释义:废墟《现代汉语大辞典上册》1379页)城市、村庄等遭受毁灭性破坏而变成的荒凉地方。萧军《八月的乡村》:三天以后,王家堡子成了废墟。(百度百科)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

4、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根据《现代汉语大辞典>和百度百科字典释义,废墟中至少有三个必不可少的词义义项:+城市或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变成荒凉的地方。分析抽象出来,可以得出废墟的语义基本应当具备这三个语义要素:+主体+遭受损害+废弃的结果。请看下面两组例句,与B组例句相比,A组例句在《废墟》短文中均使用了废墟的字典义,所有的废墟都具备了+主体+遭受损害+废弃的结果的语义特征,从语法搭配的角度来看,A组句子中的废墟表达也是受字典义限制的(见黑体),而隐喻义的废墟(B组)在表达时则不受字典语义限制和语法搭配规则的约束。例如:A1.一位

5、朋友告诉我,一次,他走进一个著名的废墟,才一抬头,已是满目眼泪。(动词+介词+废墟:走进废墟)A2.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动词:废墟留存)A3.一位说,他最喜欢在疏星残月的夜间,在废墟间独行,或吟诗,或高唱,直到东方泛白;(废墟+动词:废墟独行)A4.我只怕,人们把所有的废墟都统统刷新、修缮和重建。(废墟+动词:废墟刷新、修缮、重建)A5.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在废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废墟+动词:废墟重建)A6.不管是修缮还是重

6、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废墟+动词:废墟-A重建、保存)Bl、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B2、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B3、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B4、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B5、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相对于隐喻化的理解,废墟的字典义便是固定的凝化了的静态语义。因为废墟所具备的三者语义因素是经过字典凝固下来的意义,不是可以随便更改的,是广泛的社会共同经验认知的结果。通过废墟的字典义,为读者预设了废墟基本的语义场。这样的语义基本认知是读

7、者长期的阅读经验和社会经验积累下来的,可以说是一种背景知识,字典义所构筑的废墟语义场,笔者认为在《废墟》中便属于静态语境,也就是《废墟》中的背景语境,这种背景语境是基于对废墟一词普遍公共修辞经验的背景认知。这种共同经验的语义认知在语篇中保证了和读者拥有相同的背景认知,也就自然而然地提供了可供理解的背景语境,即静态语境。静态语境下的废墟是我们理解《废墟》的出发点,如果连静态的废墟也无从知道的话,《废墟》的解读便无从谈起。二、散文语篇中的动态语境是一种临时语境,是根据个人修辞经验临时建构3]的隐喻认知如果仅仅懂得字典释义构筑的静态语境,

8、是不可能完全或大部分读懂的。笔者认为不管从废墟在语篇中的出现频率还是从其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而言,隐喻义所构筑的废墟才是此文的核心,也是读者阅读作品理解语篇的核心。只提供公众所知的背景语境废墟的字典义是没有太多新意可言的。文学创作中任何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