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浅论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ID:23017525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2

浅论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_第1页
浅论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_第2页
浅论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_第3页
浅论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_第4页
浅论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政治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现形式,通过自身完备的组织体系,获得社会的价值认同。  二、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维活跃、充满活力,实现青年政治社会化,培养其合格的政治人格与政治素质对我国民主化建设至关重要,推动青年大学生个人的理想信念与政治教育价值的和谐统一,高校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摘要:政治社会化是贯穿人一生的过程,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重视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2、,使他们形成高尚的价值观念,在他们中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政治教育的时代化特色。显得尤为重要。其策略是:注重人文关怀;普及政治知识;突出主体性;发挥教育合力。  关键词:政治教育;价值;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1002-2589(2013)17-0384-0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如何做好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教育,体现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是值得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深思考考的理由。  一、相关概念厘清  1.政治社会化  1958年,美

3、国学者戴维·伊斯顿首先提出“政治社会化”的概念,之后有很多的学者都对这一概念做过不同程度的界定。人们的观点可谓不一,即便如此,政治社会化终归离不开个体和社会两个方面,两者是相互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从社会角度看,政治社会化是统治阶级主导的政治体系、政治文化通过政治教育和其他的政治实践互动,逐步内化为社会成员共同的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行为规范等过程;从个体角度看,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文化熏陶,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变,进而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  2.政治教育  就一般作用而言,政治教育是指一国政府为使国民对该国政治文化、

4、政治规范、政治价值与构成标准形成政治共识与感情,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以公民教育代替了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国民教育涵盖了政治教育的内容。我国政治教育的宗旨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培育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政治教育基本取代了公民教育。青年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和潜力的一代,他们的思想活跃,且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的必修课,要求每个大学生不仅在业务上、学术上对社会有所贡献,更要求每名学生拥有较硬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日新月异,同时一些腐朽的、唯利是图的价值观正在侵蚀着大学生

5、的主流价值观,因而,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3.政治教育的价值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通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价值是在人与外物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满足主体的特征,价值既不反映因某种独立存在的实体范畴,也不反映某一独立存在物的状况的样式范畴,它反映的是人与外物的关系范畴。所以,“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它不仅依赖于主体和客体,而且还受制于主体能动的改造客体的历史性社会实践活动。”[2]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指人和社会在实践——认识活动中逐渐培养形

6、成地使个体人格更加完善,并使群体在行为上更为理性,在政治需要上更为成熟的一种肯定的作用关系。  总之,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是统治阶级为了政治和社会稳定,传播其统治思想的实践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政治教育作为政治社会化的具体实现形式,通过自身完备的组织体系,获得社会的价值认同。  二、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维活跃、充满活力,实现青年政治社会化,培养其合格的政治人格与政治素质对我国民主化建设至关重要,推动青年大学生个人的理想信念与政治教育价值的和谐统一,高校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在教

7、育观念上,要凸显青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价值性  近年来,政治教育被机械化的现象突出,高校政治教育被误解为简单重复的说教活动和单一灌输,说服力不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明显,甚至被误解为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一种策略与手段,政工人员最多的是把全部重心放在了理论宣讲和日常管理方面,伴随而来的是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方面的教育效果不明显,也有部分学生信仰缺失,分不清社会提倡的主流价值观与抵制的腐朽思想,盲目追风现象在大学生中司空见惯。道德滑坡,价值追求庸俗,理由之一在于政治教育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