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名高功能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综合评估与干预

对1名高功能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综合评估与干预

ID:23029851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3

对1名高功能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综合评估与干预_第1页
对1名高功能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综合评估与干预_第2页
对1名高功能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综合评估与干预_第3页
对1名高功能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综合评估与干预_第4页
对1名高功能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综合评估与干预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1名高功能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综合评估与干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1名高功能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综合评估与干预  引言    融合教育最早产生于欧美国家,通常是指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入普通班级接受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与普通儿童共同成长.融合/全融合教育理念使得人们更关注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实质上的深层交汇,在强调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普通儿童在同一课堂一起接受教育的同时,还强调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个别化的适当教育服务.自闭症儿童作为特殊儿童之王,在语言、社交、行为上的障碍给其学习和社会交往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需要大量的教育干预支持策略进行弥补.  目前,我国融合教育的形式主要是随班就读,包括巡

2、回教师模式和资源教室模式两种,这些模式局限于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教育在物理空间上的融合,而缺乏在实质上的深层交汇;另外,我国融合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视觉障碍、听力障碍和智力障碍儿童身上,对于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总体来说,我国自闭症融合教育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学校的融合教育氛围不足、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能力、自闭症儿童尚无法真正融入班级等.  笔者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对1名高功能学前自闭症儿童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应其身心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要求的融合教育方案,并科学实

3、施干预方案与全面开展效果评估,以帮助其更好地融入普通学前教育乃至后续教育,这不仅可以为科学实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提供参考资料,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途径提供借鉴.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明明(化名),男,6岁,父母均为大学教师.其母在怀孕期间未出现任何异常,顺产.9个月时发现其异常表现,后经专业诊断,属于高功能自闭症的范围.干预前所受教育为上午在普通幼儿园就读,下午在儿童教育康复中心接受特殊教育.  1.2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RevisedCh

4、ineseVersionofPsycho-EducationalProfileforAutisticandDevelopmentallyDisabledChildren,C-PEP)对被试进行评估.该工具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以及评定其偏离正常发展水平的程度.2研究过程2.1前期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该儿童在发展功能领域的得分为65分,年龄当量为44-47个月,相当于普通3.5-4岁幼儿的发展水平,其中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发展较好,口语认知和认知表现次之,模仿和知觉较差,属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另外,病理学领域的评估发

5、现,该儿童在情感人际关系、合作行为与对人的兴趣游戏及物品喜好感觉模式语用沟通等5个方面均存在障碍,突出反映了自闭症儿童在社会沟通和情绪理解及应用方面的障碍.具体评量结果见表1.【表1】    2.2干预方案的制定  2.2.1确定干预领域及其目标根据C-PEP评估结果和研究者的随读观察,该儿童动作和基本认知发展方面基本符合其年龄发展特点,较少需要集中干预;知觉理解、模仿、语用沟通、情感发展、人际关系、合作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则较弱,主要表现为刻板性言语、被动交流、情绪反应多变、情绪与规则理解不足、攻击行为等,因此将干预重点放在该儿童的

6、社会性发展(移情能力、自我意识、同伴交往、环境适应、与他人的沟通)与问题行为矫正方面,同时穿插进行知觉理解、运动协调等训练.  干预目标的制定是基于该儿童在发展功能领域的中间反应项(E)和病理学领域被评为重度(S)和轻度(M)的项目.将通过项目数(P)与中间反应项(E)相加,得到该儿童在发展功能领域的潜在发展目标(图1中的虚线),其与原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为干预对该儿童可能的促进区域(图1中实线与虚线之间的区域).【图1】  病理学领域以减少轻度(M)和重度项目(S)为目标(各领域的前期评量结果见图2),逐步增进该儿童对他人情绪情

7、感的理解和对自己本身的意识,协助其适应并遵从生活规则、学校规则和社会规则,培养其对周围环境或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与合作行为.【图2】  2.2.2确定干预模式与具体形式根据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症状与该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干预训练以结构化教学为主要模式,引导儿童利用视觉优势适应有序的作息时间和日程安排,并能对环境变化进行较好的适应.同时,采用强化、消退、塑造等行为矫正技术对该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问题进行综合矫正,并建立正确的行为定向.  同时采用正式干预和非正式干预两种方式进行,正式干预每周两次,每

8、次1-2h,以个别辅导为主.非正式干预包括通过陪读为其提供即时的影响以及帮助家长与幼儿园教师进行教育方式的调整.3干预结果与分析3.1干预结果的总体量化分析个别化教育干预结束后,再次使用C-PEP对该个案进行评估,表2的结果显示,该儿童在发展功能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