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ID:23076102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3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_第1页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_第2页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_第3页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_第4页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摘要】教学是一个变化的过程,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的需要更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初中数学教学为例,简述如何在不同教学阶段运用概念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类比法等教育方法。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41-01  一、教学阶段的划分  一个知识点或一个课程的教学,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知识点的概念认知;第二阶段,是知识点的拓展和深化;第三阶段,是对前两阶段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使知识点形成知识面;第四阶段,是在归纳和巩固前

2、面学习的知识后,对知识点进行类比延伸,使得知识点、面系统化。  教与学的过程是互动变化的,如果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去讲授整个课程,必然是刻舟求剑的做法,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对教学过程进行阶段划分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在对教学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后,一个课程或知识点的不同教学阶段,变换运用不同的适当的方法,如概念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类比教学法等,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1.第一阶段:概念法5  概念是中学教学中的基础和核心。以数学教学为例,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一个概念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点的定义,只有把概念定义弄清楚了才能学下去,才能进一步

3、运用概念的知识点去深化学习解题。  概念法教学主要针对课程中开始学习某个新的知识点的定义。具体教学操作上可根据不同的概念采用不同的引入方式,如“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概念可采用“直观操作演示法”;如讲解“无理数”的概念时,可从数的历史起源、有理数等旧知识引入,采用“以旧引新法”;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用实际问题的求解引入概念,采用“问题引入法”;在讲解“分式”时,可类比以前小学学过的“分数”概念,采用“类比法”。  由于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极具重要性,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教师在教学操作上,一方面在引出概念后,应强调同学们注意,并用加重语气把概念读一遍;或者也可以结合提问

4、学生的方式,如可以直接提问“正弦的概念是什么”;即使提问内容简单、答案可以在书本找到都没关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产生应激,集中精神,这样有利于强化对概念的记忆。另一方面,在多媒体教学PPT中应采用特别颜色强调或黑板板书中要清晰标出概念,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概念定义便于记忆。通过以上强调语气、提问、板书(PPT)色彩等各种情景心理暗示,会让学生产生应激,意识到概念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点的理解把握。只要抓好了概念教学,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素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2.第二阶段:问题引导法  “问题引导法”5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标及教材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激发学

5、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问题引导法的形式可以是疑问句,也可以是布置的学习任务,创设的模拟情境下要面临的困惑、挑战、欲达的目标等等。“问题引导法”的核心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就是指在学生学习教材之前知道要学习的问题、任务、目标,杜绝学习的盲目性。“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就是指在学生学习完一节课之后,带着需加深理解、探究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解决,使其保持亢奋的学习热情。  问题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教师设计布置的封闭性问题,一般由教师提出,教师解答;第二类是教师设计布置的半开放性问题,由教师提出,教师点拨解答;第三类是教师设计布置的全开放性问

6、题,由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其后教师讲解。  在学习完概念之后,需进一步学习对概念知识点的应用和转化来解题。通过问题引导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转化和运用后,学生运用知识点解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再辅以有代表性的习题练习,即可得到知识巩固。  3.第三阶段:指导归纳法  在问题引导法教学活动中,容易存在一个“过度”的问题。过度的问题引导,会使学生陷入问题的“漩涡”,导致学生情绪低落,对“问题”抵触,注意力分散,教学效果从而打了折扣。因此在“适量”的问题引导法之后,指导归纳法很有必要。  5所谓归纳论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是通过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

7、性。指导归纳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或引导下,以老师为主导或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通过对之前讲授的例题或练习、问题的知识点按学生容易理解的思路进行总结归纳,对前部分学习的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指导归纳法应在将概念、知识点经过“问题引导法”等方法学习拓展深化、练习巩固后再进行为佳。  通过归纳后的知识点,知识点扩展为知识面,使得学生对前部分的学习内容有了清晰的脉络和整体把握,从而消化了上阶段“问题积累”的困惑感以及负面情绪,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4.第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