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于作文技巧的东西

那些大于作文技巧的东西

ID:2308656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那些大于作文技巧的东西_第1页
那些大于作文技巧的东西_第2页
那些大于作文技巧的东西_第3页
那些大于作文技巧的东西_第4页
那些大于作文技巧的东西_第5页
资源描述:

《那些大于作文技巧的东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那些大于作文技巧的东西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B-  0059-02  曾几何时,我和其他许多老师一样,热衷于把从各种书刊资料上收集来的“写作技法”汇集起来,如获至宝,美其名曰:“高考作文秘笈”。这些“秘笈”可谓丰富多彩,有散点透视、镜头组合、书信写法、热点访谈、广而告之,等等。从当时的教学效果来看,新颖的形式确实激起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但多年反复运用这些形式,形成僵化模式,就让读者感到索然无味了。更令人担忧

2、的事情是,现在高考的考场上出现了一大批这样的作文:文词华美而浮躁,形式独特却空泛,内容远离实际生活,缺乏浓浓人间感情,更缺乏有意味的思考,并且常常出现众口一词、千人一面的现象。此类被人们称为“务虚不务实”的作文泛滥,引发了业内外人们的批评,逼迫我们教师不得不重新思考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应试教育迫使教师们将本应提高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语文教育,特别是作文教学,变成了追求“华而不实”、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今天,在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叩问之下,我们不禁要问:除了着意于应试而追求一些作文技巧之外,高中作文教

3、学应该追求些什么呢?  我想,高中作文教学至少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5  一、敏感的心灵  社会生活繁忙而节奏快速,追求实利而充满功利等,这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影响着中学作文教学,原本丰富多彩的世界在现在中学生们疲惫的双眼里变成了单调的黑白影像;写作不再是思想的灵动,不再是真情的倾吐,而是题材雷同、情感虚假的无病呻吟。  新课程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文风。要求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叙真事,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每个人都有两双眼睛,一双长在脸上,另一双藏在心底。长在脸上的眼睛可以看到物质

4、世界、看到新鲜的事物,收集到大量的信息。藏在心里的眼睛则更胜一筹,对长在脸上的眼睛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提炼、概括、归纳,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海伦双眼失明后用心灵感受生活,写下了不少流传于世的著作。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心灵感受音乐,谱写了抗争命运和赞美人生的交响曲。心灵的敏感源于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对生活保持着心灵敏感的学生读到一道切入他们生活的作文题目,就会内心涟漪荡漾、大脑思如泉涌。这样,才会写出让人眼睛一亮的作文。那些将自己的感觉拘囿于物质利益的人,心灵反映迟钝,高妙的作文题目也难以激活

5、其心灵和头脑。5  因此,对学生心灵的激活,胜过写作技巧的训练。我们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想方设法让学生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起来、敏感起来、深刻起来。学生心灵丰富了、敏感了、深刻了,对那些司空见惯的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才能悟出其中蕴含的多姿多彩的魅力。例如,粽子是一种常见食品,现在中学生有几个会对包粽子感兴趣呢?可是,有一个学生借写粽子写亲情,写中华民族悠远而灿烂的亲情文化,全文有优秀的水粉画面之美,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碰触。作文是心灵的舞蹈,有敏感的心、独特的情感体验,才能舞得曼妙多姿。  二、充

6、实的思想  作文是思想的产物,一篇文章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思想性。因此,判断一篇文章优劣,并不在于文字量的多寡,而在于思想是否充实。  试读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的语段:  “现代人的特质便是忙,像书法这样的国粹是根本没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去碰的,连笔杆子都已被电脑键盘所代替了,毫无美感的印刷字已取代了流传千年、灵魂飞扬的手写汉字。效率是大大提高了,然而这到底是幸运还是悲哀呢?……忙使我们的心灵无所依傍。”  这篇作文闪现着思想的火花。作者透过现代生活繁忙的表象而看到了,人们的人文情怀因受累于与切身利害相关

7、的效益、效率而遭致遗忘和淡化。学生不是这个社会的旁观者,而应该是其中参与者,思考进而咀嚼所见所闻所历的事件,使自己内心充满人文关怀和忧患意识。这样,其笔触下的作文才能充满思想的色彩、闪耀文化的光芒。  再读2011年高考优秀作文的语段:  “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5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他由概念上升到理性,思

8、索人性的守护,进而呼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国格与尊严的守护。文章里有他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评价,还有他令人欣慰的思想成长过程。  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跳脱那种“惟技术论”的束缚。有的教师在语文阅读课上,忽视课文中事件矛盾冲突与人物思想言行、性格品质等蕴含的思想价值,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探究,彰显文篇语段中闪耀的思想火花;而是将全副注意力倾注于课文写作方法的分析以及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须知,形成写作能力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方法是重要的、技巧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