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 .

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 .

ID:23090766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 ._第1页
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 ._第2页
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 ._第3页
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 ._第4页
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2001-08-24浦东开发开放的过程,也是上海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性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为21世纪上海崛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奠定了基础。一、浦东开发开放及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在高强度投资(内外资)的支撑下,浦东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了浦东的功能开发、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浦东的体制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和经济总量扩大。1990年新区gdp仅为60.24亿元,九年间增长了13.3倍,年均增长速度21.3%。在经济规模上,新区gdp占全市的比重由199

2、0年的8.1%上升到1998年的19.2%。2、经济结构变化显著一批现代产业部门迅速崛起。(1)第一产业初步显现出都市型农业的特征。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90年的3.7%降到1999年的0.7%。孙桥农业开发区代表了浦东第一产业发展的方向。(2)第二产业向高科技、外向型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及通信设备成为主导产业、1999年,浦东新区第二产业实现441.5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3)第三产业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1999年增加值是232.92,是1990年的48倍,占新区gdp比重由7.2%上升为44.1%,形成金融、贸易

3、、房地产产业鼎力发展的局面。三次产业的构成从1990年的3.7:76.2:20.1,成长到1998年的0.7:61.2:37.2。3、重点开发小区建设发展迅速,功能开发初显成效。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代表的四个重点开发小区,在外资进入的推动下开发建设速度加快,功能初步得到开发。4、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增长。曾是上海重工业基地的浦东,如今工业经济已实现了质的飞跃。一大批代表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外商投资企业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而且为浦东新区带来新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以大批中外金融机构聚

4、集浦东所展现的现代金融功能;以外商和国内大集团公司参与国内外贸易领域所展示的现代大市场功能,以国外著名房地产市场等。从而使得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占增加值的比重从九十年代的76.2%降到59.3%,而第三产业则由当时的20.1%提高到40%。二、浦东开发开放对上海结构调整的积极意义浦东开发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和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对上海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1、浦东引资的浪潮,促进了上海吸引外资的整体水平。截止到1998年底,上海有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8984个,合同外资349.30亿元。世界最大的100家工业跨国公司有59家在沪投资156

5、个项目。目前,外商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527个,合同外资220.9亿美元。在外资的推动下,上海的产业结构适时进行了调整,而且这种调整与浦东的产业结构变动相适应的。2、促进了上海行业结构的变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上海的发展方向是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而浦东的发展战略是“金融、贸易、高新技术先行”,这两者完全是一致的,在“浦东开放开发为龙头”的政策导引下,上海的行业结构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从广义上的一、二、三产业到各产业内部的行业分工,促进了行业向符合上海产业调整的方向发展。主要特征是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增长,

6、最近五年间,第三产业平均增长速度为14%,在gdp中的比重年均递增1.7个百分点,开始形成三产与二产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3、改善了工业内部产品和技术结构,使上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于浦东开发开放中,外资企业技术先进项目比较多,在浦东外向型经济的推动下,上海工业中的产品结构由过去的原材料生产、简单的加工等为主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促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上海的外商投资企业具有90年代水平设备的占61.8%,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30个百分点,人均固定资产装备率是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1.71倍,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已达到内资企业的2.13倍。特别是

7、上海工业的六大支柱产业,外商投资企业产值已分别占全行业的79%和80%。4、浦东开发开放使上海工业布局结构趋向合理。为上海优化整个产业结构,上海把金融、贸易主要定位于浦东,一是浦东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是整个上海工业布局的需要。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要求,与开发开放浦东、发展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和工业本身的调整、发展相结合,上海工业布局在浦东开发开放之时进行了一轮大的调整。至1998年,内环线内106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相继有500多家工厂(车间)迁出,腾出了350平方米的场地用于发展第三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是时,一批新的

8、工业区如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王桥工业区以及郊县9个市级工业园区相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