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对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

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对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

ID:23144848

大小:7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4

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对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_第1页
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对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_第2页
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对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_第3页
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对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_第4页
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对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对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对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对象:从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哈尔滨民科大学以及天津屎专随机抽取380名各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査。其中太原地区300人,哈尔滨地区40人,天津地区40人。收回问卷362份,剔除明显应付或不全全问卷61份,剩余有效问卷301份。结果:(1)大五人格总分在不同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各维度中,宜人性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笄。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和宜人性这三个维度在不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在不同年级上不存在

2、差异。(2)思维总分在不同年级、专业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各维度来看,变化性维度在不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性维度在不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整体性维度在不同专业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在思维的协变性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均存在显著差异。(3)消极应对在不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积极应对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消极砬对还是积极砬对,在不同年级、不冋专业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4)大五人格的情绪稳定性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性维度都与

3、消极应对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积极应对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思维的矛盾性、变化性与消极应对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整体性和协变性都与积极应对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对其应对方式是有一定影响的关键词: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压力应对;大学生1引言作为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们,大学生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群体,也异常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学是人生中很尴尬的一个时期,正值二十左右的年纪,即将步入社会,却涉世未深。有抱负有理想也有憧憬,满怀着梦想步入大学门槛,要而对的却很多。大学不同于高屮,高中就像是一池春水,一条湖,而大学,是大海

4、,海纳百川。在这里,大学生们不是只要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可以了,那些潜在的学习竞争,人际关系的困扰,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了大学生活中无形的挑战。多重压力使大学生产生了心理困惑和障碍,尤其是一些心理承受力不足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基于此,探讨大学生压力应对的方式及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以往的研究我们可知,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思维方式是人们用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习惯,它作为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决定着特定地域的人们看待问题的倾向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应对方式是人们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

5、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在生活中,我们不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在解决我们所遇到的不同问题这一过程屮,经过累计经验以及自我完善,我们往往会形成自己独有的解决问题的倾向。Lazarus和Folkman(2004)认为,当人们面对压力情景时,必然会对该应激源进行认知解释和评价,即认知评估。Markus和Kitayama(1991)指出,文化的力量可能对压力评估和应对产生显著影响。岳晓东(2003)也认为:中国社会的应对模式可能包含一个获得文化构成影响意义的系统。由此可见,应对方式受到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及文化氛围的影响[1]。文化通

6、过思维方式来产生影响,思维方式又反映了一种文化背景中人们较难改变的倾向,反映了特定文化地域对个体或群体处理和看待问题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因素会对人们在压力情境下的认知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人们对压力的应对。研究表明,思维方式对心理活动的很多领域都能产生影响[2],它反映出个体的社会性活动和个性心理方面的特征。应对是决定压力事件是否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对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特殊人群,近年来,有不少的大学生因为无法承受大学中的各种压力,而出现了焦虑不安等各种心理问题。对大学生

7、人特征、思维方式和压力应对方式关系的研宂,可以提升大学生而临压力时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已有的关于思维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局限在特殊情境K,为丫进一步确认人格、思维方式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本文对大学生的人格、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希望借此为预测和干预大学生应对方式提供一些新的理论依据。2文献综述2.1.1人格的概念人格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谈:“我用我的人格作担保”。但人格到底是什么?对于每个人来说,其人格都是独特的,是不同于他人的。我们可以将人格看作是我们所拥有的各种特质

8、、特点的有机结和。叶奕乾(2005)认为,心理学上的人格是个人多种生理和心理特征有机整合所显示出来独特的精神而貌[3]。黄希庭认为人格具有四个基本特性,在定义人格时,也着重突出了这四个方面。他认为(杨波,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