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创》word版

《企业发展创》word版

ID:23149801

大小:70.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企业发展创》word版_第1页
《企业发展创》word版_第2页
《企业发展创》word版_第3页
《企业发展创》word版_第4页
《企业发展创》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创》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企业“创新力学”的发展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SME)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我国国家统计部门也制定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划分办法,但所有的标准与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ECD)的界定相似,中小企业是泛指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十分迫切,但同时面临观念意识陈旧、技术创新的战略定位不足、科技投入力度不够、技术创新机制欠缺等问题[1]。本研究试图在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力学模型,为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2、 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相关研究    国外有不少学者从微观视角探讨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CriticalSuccessFactors)和障碍因素(ObstacleFactors)。Ghosh和Kwan(1996)在对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客户关系、管理体制和市场营销体系[2]。DeHays和Haeberle(1990)的研究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因素主要有持续的技术开发能力、市场集中能力、领导力、管理机制、管理

3、团队、战略联盟、信息技术战略等[3]。国内学者在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主要侧重于障碍因素的实证分析。例如洪林伟等(2004)从资源限制、战略战术和成长因素的三维模型,对妨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人才问题等各种潜在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4]。安同良等(2005)在对江苏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时,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要素缺乏、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备等问题[5]。解学梅等(2008)对上海102中小型企业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调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

4、现人才缺乏、资金缺乏、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缺乏、企业技术和产品易被模仿等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6]。除了从企业微观角度外,国内一些学者还从创新体系出发,试图从内外支持系统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理真(2001)认为技术创新体系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技术创新的收益需要高水平的服务与信誉保障,以市场为主和政府干预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7]。赵林海(2006)依据创新系统的结构与特征,指出应由法律支持体系、联合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服务支持体系、金融体系等方面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8]。不仅如此,一些学者进一步从影响技术创新的

5、因素和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出发,构建出企业技术创新因素(或体系)的相关模型。刘军等(2005)运用期望理论,从企业技术创新效价和企业技术创新期望两个方面出发,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期望模型[9]。陈大龙等(2010)以制造业为例,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分为内部动力因素和外部动力因素,为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10]。综上所述,当前关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因素和创新体系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二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技术微观创新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是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问题;二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分析,主要从创新管理系统的视角进

6、行研究。但是,这些影响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它们在创新支持系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尚需要进步探究。事实上,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是众多,而且彼此相互作用,只有理清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机理,才能更科学地构建企业的创新支持系统,才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工具。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力学模型    2.1力学模型的设计思路    企业成长理论起源于对大规模生产规律的研究,广泛涉及企业行为、企业成长、组织结构及管理等基本内涵。企业成长理论的内核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企业是建立在管理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企业的成长则主要取决于

7、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样,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取决于其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从而持续不断地实现潜在的价值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决定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关健因素,受到了政府、学者的高度关注。尚增健(2002)基于中小企业的成长,认为“渐进式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的必由成长路径[11]。海尔的斜坡球体理论认为: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就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员工情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止动力,就会下滑,为使企业在斜玻(市场)上的位置保持不下滑,就需要强化内部基础管理这一止动力。海尔“斜坡球体定律”揭示了企业发展的加速度与企业

8、发展动力之和与阻力之和的差值成正比,与企业的规模成反比。其公式是:A=(F动—F阻)/M,其中:A代表企业发展的加速度;F动代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和;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