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检测晶体二极管

识别、检测晶体二极管

ID:23168580

大小:97.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识别、检测晶体二极管_第1页
识别、检测晶体二极管_第2页
识别、检测晶体二极管_第3页
识别、检测晶体二极管_第4页
识别、检测晶体二极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识别、检测晶体二极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电工基础教案授课地点:理工二(1)班授课班级:理工二(一)班授课时间: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第三节课授课课题:识别、检测晶体二极管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使出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有关知识;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能力。【教学重点】1、二极管的识别、正负极的判别、质量好坏。【教学难点】1、晶体二极管的检测。【教学准备】多媒体、各电子元器件若干、指针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教学方法】教法:分组教学,教师讲解演示。学法:学生实操。【新课导入】:一天,师傅在修理一台汽车仪表控制线路,用万用表对各个元件进行了检测

2、,一会儿,师傅说这个二极管断路了,要调换,换上二极管仪表就恢复正常。小王想师傅真有本事,我也一定要学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晶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吧。(观看一张70轻型越野汽车仪表电路原理图,数一数上面晶体二级管的数量,让学生了解识别和检测晶体二极管在实训和动手实践时的重要性。)【新课内容】:一、明确任务1、识别二极管;2、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3、分别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判定二极管的好坏。任务一:识别二极管使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二极管,然后让每组学生在所给的电子元器件中找出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1分钟)任务

3、二: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1、根据常用二极管型号及使用手册查找识读二极管主要参数。(教师准备常用二极管型号及使用手册,每组一本。)2、观察目测二极管的正负极。一般二极管的负极都标有彩色色环,或是根据管脚的长短判断(长正短负)。而发光二极管是直接将它放在光源下,观察两个金属片的大小,通常金属片大的一端为负。(1分钟)3、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将万用表置于R×100档或R×1K档,两表笔分别接二极管的两个电极,测出一个结果后,对调表笔,再测出一个结果,发现有一次测量出的阻值较大,(反向电阻)一次测出的阻值较小(正向电阻)。以阻值较小的那次为

4、准,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5分钟)任务三:判断二极管性能的好坏1、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将档位打到R×1K档,用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测得阻值较小,再翻过来接一次,测得阻值较大,则二极管是好的。如果正反向阻值(即两次测得的阻值)都很大,则二极管开路。如果正反向阻值(即两次测得的阻值)都很小,则二极管被击穿。(4分钟)2、使用数字式万用表判断二极管性能好坏。将档位打到二极管测量档位,用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如果满溢(出现数字“1”)则二极管已坏,如果有读数,则交换表

5、笔,若二极管还有读数,不满溢,则二极管坏。(5分钟)【小结】:本节课,我们首先了解了晶体二极管,然后完成了判断二极管正负极及性能好坏,也顺便练习使用了万用表,希望大家能有所获。附1:项目任务书班级姓名学号组别项目:小功率二极管放大电路的制作与调试子项目:认识、检测晶体二极管所用课时:1课时任务一:在若干电子元器件中找出二极管。(教师准备若干电子元器件,找出二极管后,由教师检查。)任务二:了解二极管的结构、分类、符号。(课前完成)1.晶体二极管的结构。2.二极管的分类。3.NPN型二极管和PNP型二极管的符号。(2)根据型号识读二极管

6、,并分别用目测和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极性。①借助资料,查找2CZ31D、IN4812、IN4001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并记录。②明确各二极管的管型与材料,并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极性,填写表1。序号型号极性材料123任务三:判断二极管的好坏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测试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二极管的引脚极性及质量好坏。将检测结果填入表二中。序号万用表档位正向电阻反向电阻极性质量123附件2:项目计划表填表日期班级组别组长组员项目小功率二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子项目认识晶体二极管所用器材涉及知识操作步骤一、完成任务一完成人二、完成任务二

7、完成人三、完成任务三完成人工作体会附件3:评价表项目子项目填表日期班级姓名组别评价项目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小组成员互评(右边空格填小组成员姓名)积极()一般()好()一般()不好()积极()一般()好()一般()不好()积极()一般()好()一般()不好()教师评价积极()一般()好()一般()不好()综合评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