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浅析

当前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浅析

ID:23232800

大小:56.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当前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浅析_第1页
当前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浅析_第2页
当前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浅析_第3页
当前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浅析_第4页
当前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前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浅析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48-01进入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青春期问题和挫折适应问题开始显现,尤其是进入高三,更是愈发明显。下面根据我刚带毕业的高三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一点粗浅的研宄,以就教于方家。1.学习心理问题1.1学习的心理压力。由于高中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从上学开始,就被灌输了一种思想__I’要想走出大山

2、,要想不再像父母那样辛苦,就只有努力读书,只有考上了好的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学习的压力非常大。大多数父母在电话中最常说的话是”最近考试没有,考得怎么样啊,要认真哈,不然就只有出去打工了”等等,导致一部分学生不愿意给家长打电话,不愿意听到家长的唠叨。1.2考试焦虑、恐惧。每月一次的月考,每周一次的周考,考完之后的分数排名,都直接牵动着学生的每一根神经。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部分学生考前几天就出现睡眠不好,失眠,烦躁,食欲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焦虑现象。部分学生临考时处于紧张而又恐惧的情绪状态。尤其

3、是毕业班的学生,面对决定人生前途的高考,大部分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很大,他们渴望成功,也担心遭到失败。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在试卷上答对了的题誊写在答卷上是错的,考场发冷汗肚子痛等等症状,导致发挥失常。严重者考前就会出现生理异常反应,不能正常参加考试。长期这样,会造成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也有学生认为考试成绩是个人能力的唯一证明

4、,自己成绩不好,说明自己笨,不如别人聪明,可谁也不愿意证明自己智商低,就拼命的学习,让自己的分数高一点,让自己的智商高一点。这样的学生也对考试充满了恐惧,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害怕自己考得很差,害怕自己的那点儿自尊心被侵犯。1.3厌学。经过调查,我们发现18%左右的学生对学习感到明显的厌恶。部分学生甚至相信读书无用论,家长也向学生灌输”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就来打工"的思想,使得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在学习和打工之间左右摇摆,遇到挫折就开始不想读书了。也有部分学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看不到人生的希望

5、,看不到学习的出路,更体验不到学习本身带来的乐趣,最后,没有了进取心,认为自己天生愚笨,不是学习的材料,所以主动地放弃了努力。还有学生与父母、教师、同学关系不融洽,在学校体验不到关心与爱,选择在网络等虚拟空间寻求刺激来满足心里的感情缺失,现实中跟大家对着干,表现出厌学或者逃学等现象,还有个别的干脆弃学不读了。1.青春期问题2.1青春期抑郁症。青春期抑郁情绪的出现,一般都有一些心理或精神的促发因素,如父母死亡或离异、父母对子女采取排斥或漠不关心的态度;早年曾有严重的不幸经历,青春期后又碰到精神上的创伤,

6、以及失恋、身患疾病、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成绩不好等,均易于诱发抑郁情绪。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交际、交流、不喜欢出头露面、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消极面或遭受意外挫折的人,容易陷入抑郁状态。2.2异性交往问题。早恋一般指在校的中小学生发生的恋情。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然而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高中生所接受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对滞后,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高中生的性心理的发展成熟显得比较稚嫩。所以高中生自认为的认真的纯粹的朦胧状态下

7、的恋爱发生了。尽管这种恋爱无可厚非,也确实是他们真实情感的表达,但因其负面影响大,家长和老师都不得不下逐杀令。其实早恋的高中生其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想和其喜欢的异性接触,又害怕被父母发现。可以说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是并存的。对于暗恋的早恋者而言,这种矛盾性还表现在是否向爱慕者宣示爱意(表白)的矛盾,既想一吐相思之苦,又害怕被拒绝,还害怕老师发现,心理上也是备受折磨。2.3自残现象。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还不健全,非常需要得到家庭和外界的关爱。同时他们又认为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与做事方法。如果家长没有

8、注意到孩子的这种变化,对待孩子凭自己主观判断采用包办、干涉、指责的方式,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反抗与厌烦,出现急躁、叛逆心态。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会增强他们的叛逆心,做出家长难以理解的行为,而父母的强制打压、棍棒教育,很容易导致小孩自残、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引导,最终很可能导致更大的伤害,如自杀等。1.挫折适应问题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青春发育期,随着生理的突变,知识的增长,对父母及教师以及其他成人的看法也随之变化。由于青春期学生对待挫折的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