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心得体会

平语近人心得体会

ID:23233844

大小:21.2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5

平语近人心得体会_第1页
平语近人心得体会_第2页
平语近人心得体会_第3页
平语近人心得体会_第4页
平语近人心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语近人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平语近人心得体会治国有常民为本心得体会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已经连续播出两集,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从第一集的“一枝一叶总关情”到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总书记最关心的还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仁政”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诸多举措中都有体现。从“全面深化改革”到“精准扶贫”,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乡村振兴战略”,从规劝年轻人“少熬夜”到“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等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老百姓能有更多实惠,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重民生才能体民情。“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2、,以人民为本的思想在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这句话本意是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提到过这句话。其实,总书记一直担心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盘腿坐到老百姓炕头上仔细询问群众,一年收入有多少?一年粮食够不够吃?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到重点贫困村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在这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口号。现如今,阜平县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老百姓通过种植食用菌实现了脱贫;十八洞

3、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猕猴桃之乡,家家户户也开上了小汽车。这是总书记关注民生的一个缩影,千千万万个“十八洞村”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总书记眼里只有“重民生才能体民情”。  兴民德才能促民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教民以德、教民以善、教民以廉耻、教民以诚信、教民以自律、教民以人伦”。要兼顾大德和小德,要培养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提升个人道德,“兴民德”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简单的八个字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进取、苦练内省、见贤思齐。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

4、必须做的。2014年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XX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要求师生们,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十六个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充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让社会主义道德切实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在总书记眼里只有“兴民德才能促民业”。  得民心才能筑民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脱离了人民,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深刻认识到人民的重要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为民的重要体现,只有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民心,这是辩证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习近平同志在梁

5、家河插队,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有八个多月是在赵家河村驻点,期间习近平主要负责一些村中事务,还和村中老百姓一起植树造林、打土坝、修梯田。有一次,村里冯俊德大爷在拉旱烟,自己拉着拉着就累了,这时候习近平正好路过,他一个箭步来到大爷身边,双手用力帮大爷推车,汗珠冒了出来,他也不撒手,终于帮大爷把车推到了家门口。自那以后,村里男女老少都夸习近平为“好后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比不上老百姓的夸奖”。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所向往的就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在总书记眼里只有“得民心才能筑民基”。报得三春晖心得体会  央视综合频道近日播出的《平“语”近人

6、——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五集——《报得三春晖》,以孝道为主题,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从孝道的角度,展示了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以及我们党在执政中要把“孝”落到实处,使“孝”体现为大孝、大爱、大义,开辟了新时代“孝道”的新观念、新境界。  走好“孝道”之路,引领“孝道”新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好头、领好路、做好样,在孝亲、孝民、孝国上下足功夫,用好力量。  以“孝”系家,孝亲敬老。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孔子曾在《论语》中三讲孝道:其

7、一“是谓能养”,其二“和颜悦色”,其三“继志述事”。这三讲阐释了从物质赡养,到精神敬养,再到道义传承的三重境界。古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弃官寻母”等24孝故事代代相传、励志育人。今有“为父捐肾”“背母上学”等“当代中国24孝”典范娓娓动听、感人至深。习近平总书记也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理念,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人和而“家固”,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孝亲敬老、尊老爱幼是维系家庭和睦、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传统美德的“基石”与“支撑”,是孝道之所在。孝道亦为孝德,是以孝顺、孝敬父母长辈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没有或者缺乏“孝

8、道”的家庭难能形成优良的家风,难能营造美好的家庭。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多个场合讲到家庭、家风问题,“家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