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哲学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1

浅析庄子哲学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1

ID:23262093

大小:55.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浅析庄子哲学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1_第1页
浅析庄子哲学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1_第2页
浅析庄子哲学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1_第3页
浅析庄子哲学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1_第4页
浅析庄子哲学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1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庄子哲学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庄子哲学思想中的生态美学观教师:田娜生态美学是当代一门新兴的学科,他主要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屮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在道家的传统文化中,包含有极其丰富的生态美学资源,所以研究庄子美学思想对于研究生态美学有着很必要的意义。庄子是我国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作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着。他的思想是相当唯美的,闻一多就曾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是的,我们知道,庄子的思想是很自由的,很富有想象力的,我们在读到庄子的文章时,常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感觉。追求精祌自由是庄子的人生理想,因为庄子厌倦人世的生活,这就使得

2、他亲近大自然,于是他经常出没于山水之间。比如说“庄子钓于濮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游乎雕陵之樊”,“庄子行于山中”等等都是描述庄子在山水之中的情景,我们也从《庄子》书的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庄子的生活情趣。这些生活情趣无不体现出庄子的生活与自然是多么的融洽、和谐。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这种现实的农耕社会与动荡不安得社会环境就促使庄子深入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些思考呈现“天人合一”的总体特征,这种特征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庄子的美学思想和庄子的哲学思想是紧密联系着的,他的核心内容是关于“自由”的讨论,以及关于“自由”和审美的关系的讨论。他认为,一般人是无法摆脱

3、世俗的观念与现实,是谈不上自由的。我们都知道庄子的“无为而为”的思想,“无为”就是一-种“为”,是一种“大为”,在这种无为的状态中寻找一种自由的境界,他说过即便是像列子那样“御风而行”的高人,也谈不上真正的自由,因为他任然依赖于风。在庄子看来,真正的自由必须是“无待”的,即是说无条件的。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受到条件的限制。这些对条件的限制就是对自由的限制,所以我们无法做到真正的自由。这种无条件的自由就只能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一种心灵的自由,而庄子追求的正是这样的精神自由,他称之为“逍遥”或者“游心”。而当前,提倡回归自然也是人们的追求,不管是什么都要讲究个绿色,讲究环保,正因为全

4、球生态问题正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心,生态美学研究也正逐步成为中国美学发展的诸多趋势之一,自然的都是宝贵的,以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是关于生命,社会和自然的学问,是知行合一的学问,“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是深入人心,那么关于对生命的关注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而道家重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注重人与自然地和谐统一,其人生观也就是讲究无为,自然,守柔,谦下。这也正是生态美学的所研究的审美状态,《庄子》对遨游于无限的精神世界的自由心灵进行了大量的浪漫主义描述,比如说在《庄子.逍遥游》中说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在《庄子

5、.齐物论》中说到:“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应帝王》中说到:“乘夫莽眇之鸟一出六级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外圹垠之野”等等等等,这些描述都讲的是自由,庄子幻想让自己的心灵自由翱翔于无限广大且一尘不染的精祌世界里,表达了他对污浊不堪、十分混乱的现实世界的厌倦,而正是在这样的神游中,庄子给我们描述了庄子得到了莫大的愉快,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是的,他的这些想法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也只能在精神世界给自己以安慰,给自己一种寄托。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最高的境界是就是对“道”的关照,为了实现对“道”的关照,关照者的心中必须排除一切生死、得失、祸福的考虑,简单的说就是要“无己”

6、,但是我们普通人都是有己的,所以我们根本体会不到“道”,不能游心于“道”,只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游心于“道”,因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于是还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的命题,所谓的“心斋”又称为“坐忘”,是指耍有空虚的心境,耍排除各种杂念,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们从A己的内心彻底排除厉害观念,一个人达到Y“心斋坐忘”这样的境界,也就达到了“无己”的境界。这种境界,就能实现对“道”的关照,是“至美至乐”的境界,是高度自由的境界。古老的中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道家是其中的一支奇葩,从《道德经》到《庄子》在到《抱朴子》等等都饱含着生态美学的

7、智慧,道家他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终极追求,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道家崇尚的“无为”主张遵从客观规律,不主观主义地施以“有为”,这些难道不是崇尚自然的表现吗?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叫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与天地之谓也”,庄子也还说过:“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作为万物之本的“道”,其木质特征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最大的和谐。当然我们不能把庄子的“心斋坐忘”的自由精神境界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