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管子》四篇的道气关系与“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

简谈《管子》四篇的道气关系与“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

ID:23317314

大小:6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6

简谈《管子》四篇的道气关系与“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_第1页
简谈《管子》四篇的道气关系与“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_第2页
简谈《管子》四篇的道气关系与“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_第3页
简谈《管子》四篇的道气关系与“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_第4页
简谈《管子》四篇的道气关系与“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管子》四篇的道气关系与“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管子》四篇的道气关系与“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简谈《管子》四篇的道气关系与“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导读:《管子》四篇的道气关系与“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摘要:自从郭沫若、冯友兰先生提出《管子》四篇中“道就是气”的观点以来,学界就流行《管子》四篇“道气合一”说。其实,四篇之“道”只是“精气”之“生成”性能得以实现的途径,是“气”之存在的应然状态。天地皆“气”,“道”在“气”中。“气道乃生”就是要通过“气”的“道化”把“气”引向合规律并合目的的新存在,化“本然之在”为“人化之在”,表达着改造现实的哲学精神。  关键词:《管子》四篇;道;气;精气;道气关系;气道乃生  100

2、3-854X(2013)05-0027-05  老、庄道家以“道”为宇宙本原;“《管子》四篇”则把“精气”解释为宇宙本原,对“道”、“气”关系作了重新定位,引发了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第一次变革。但是,自郭沫若提出《内业》篇中“道”、“气”“同体异名”说以来,遂在学术界衍生出“道气合一”论。有学者说:“《心术》四篇把‘道’诠释为由精气所构成的物质性实存,……把‘道’根置于物质概念之上,从而实现了‘道’、‘气’合一,使‘道’由一种抽象性存在演变成一种物质性实体。”还有学者说:“稷下道家……将原本抽象渺远之道具象化而为精气。……‘精气’与‘道’是异文同义的。”这就把“四篇”中的“道”、“气”

3、关系完全搞混了。与此相关,《内业》篇中“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也长期黯而不明。辨明“四篇”中的“道”“气”关系,阐发“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有利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新发展。  一、“精气”与“道”:存在者与存在的应然之律  在我们看来,四篇中“道”“气”关系之不明,与“精气”论的哲学主旨不明有关。四篇中“精气”论的主旨并不在于阐明“精气”之“在”,而是要阐明“精气”之“生”。《内业》:“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何谓“气之精”?《说文》:“精,择米也。”段玉裁注:“简米曰精。简即柬,俗作揀者是也。引伸为凡冣好之称。”冣即最字,最好就是最优者。基于此,我们认为“精气”应是“气”中最优者

4、。那么,“精气”之优在何处?《庄子·秋水》:“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然而,“气”与“精气”都是无形的。“精气”“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气”“虚而神”,同样无外无内。李存山先生就认为“中国气论与现代物理学的场论相通”,可见,“气”之“精”、“粗”是不能“期于有形”的。张岱年先生指出中国哲学中的“气”是“质量与能量的统一”。既然“精气”与“气”皆无形,那么,与其从“形质”方面去把握“气”之“精”、“粗”,还不如从“能”的方面去把握它们的区别。实际上,中国哲学从来就重功能而不重结构,中医学就是一个典型。“能”既指《管子》四篇的道气关系与“气道乃生”命题的哲学意蕴由的好帮手..提供,

5、.能量,亦指性能、功能,二者是统一的。“精气”作为“气”之最优者,就优在其能量最大、性能最好、机能最强。戴震说:“因其神灵,故不徒日气而称之日精气。”所谓“神灵”,就是指其神异的性能。这种性能是什么?就是“生”。“精气”论的主旨就是要阐明“精气”的“生成”性能和如何获得与保养此种性能。《内业》开篇就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篇中又说:“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四体乃固,……九窍遂通。……中无惑意,外无邪灾,……谓之圣人。”这就与庄子的“气”论有了视角的不同。《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

6、,聚则为生,散而为死。……故日:通天下一气耳。”他认为人之生、死是“气”之“聚”、“散”的结果,而“聚”、“散”是表达“构成”的词语。《庄子》之所以用“聚”、“散”来说明人之生死,就是要说明人的生、死相通性,亦即说明宇宙存在的物质统一性:“通天下一气耳”。而四篇的“精气”论所强调的则是“精气”的“生成”性能,并不同于“气”之“聚”、“散”所代表的“构成”论。无疑,“精气”相对于“气”而言,其所谓最优,就优在“生”物的机能最强,性能最好;换言之,“精气”之“精”,就在于比一般之“气”具有更强大的生机活力。  既然“精气”与“气”的区别主要在机能而不在结构,那么二者之间就是可以相通互转

7、的。所谓相通,是指二者均是“质量与能量的统一”;所谓互转,是指一般之气通过“抟”就可变成“精气”,“精气”也可散为一般之气。《内业》:“抟气如神,万物备存。能抟乎?能一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勿求诸人而得之己乎?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这里,“万物备存”、“知吉凶”,显然都是“抟气”的神奇效果。这种神奇效果的获得,“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显然指明了“精气之极”乃是“抟气”所得。学界多把“抟气”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