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站设计规范

氨站设计规范

ID:23329394

大小:22.9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5

氨站设计规范_第1页
氨站设计规范_第2页
氨站设计规范_第3页
氨站设计规范_第4页
氨站设计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氨站设计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氨站设计规范  篇一:氨区设计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仲兆刚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氨区设计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  在众多的脱硝技术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脱硝效率最高,最为成熟的脱硝技术,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电站脱硝广泛应用的主流技术。  SCR技术是还原剂(NH3、尿素)在催化剂作用下,选择性地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而不是被O2所氧化,故称为“选择性”。主要反应

2、如下:  NO+NO2+2NH3→2N2+3H2O  4NO+4NH3+O2→4N2+6H2O  对于SCR工艺,选择的还原剂有尿素、氨水和纯氨。尿素法是先将尿素固体颗粒在容器中完全溶解,然后将溶液泵送到水解槽中,通过热交换器将溶液加热至反应温度后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水法,是将25%的含氨水溶液通过加热装置使其蒸发,形成氨气和水蒸汽;纯氨法是将液氨在蒸发槽中加热成氨气,然后与稀释风机的空气混合成氨气体积含量为5%的混合气体后送入烟气系统。因为(纯氨)法,相对于尿素法和氨水法具有还原剂便宜、运输费用低、初期投资小

3、、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所以当前在SCR工艺中主要还是利用液氨作为还原剂。  一、氨的特性及安全要求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液氨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气化为气氨,易溶于水、乙醇、乙醚。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灼伤眼和皮肤,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

4、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  液氨是强腐蚀性有毒物质,不燃烧,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危险性类别属于第类有毒气体。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上限为%,爆炸下限为%;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因此氨区设计需要严格遵从相关法律、法规。二、氨区设计安全注意问题  厦门嵩屿电厂氨区莱城电厂氨区  1、平面布置、建(构)筑物方面  应遵循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和DL5032,单独设置卸  料、储存和制备区域。设置储

5、氨罐时,宜布置在装置(车间)区边缘的一侧,并应在明火或者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其装卸站宜靠近道路(或铁路),并考虑必要的消防要求。  氨站与周边八大场所、区域应符合GB50016-XX《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要求。

6、应符合前期安全预评价的要求。  氨站与其他建(构)筑物的间距、氨站内设备间距离应符合GB50160-XX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50016-XX《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压缩机棚、气化间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  门,不准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  还原剂区域应设置废水收集池,收集后排入主厂废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  。  氨站区域的道路,应兼顾消防通道的设置要求,一般宜设置环形消防道路,并设置专用的卸车区域。  2、防火堤设计要求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

7、第条的规定,罐区应设置防火堤,防火堤的有效容积应满足下列规定:  (1)防火堤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内最大储罐的容积。  (2)立式储罐至防火堤内踢脚线的距离不小于管壁高度的一半,卧式储罐至防火堤踢脚线的距离不小于3m.  (3)卧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不低于(以堤内设计地坪标高为准)。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

8、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防火堤内地面,应有不小于3‰的坡度。其雨水排除及其他管线穿越,应符合下列规定:该防火堤内设置集水坑,连接集水坑的雨水排除管道应从地面以下通出,堤外应设有可控制开闭的装置与之连接,开闭装置上应设有能显示其开闭状态的明显标志;进出罐组的各类管线、电缆,不宜在防火堤堤身穿过,应尽量从堤顶跨越或堤基础以下穿过,如不可避免,必须穿过堤身时则应预埋套管,且应采取有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