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茶叶绿色崛起修水样本及沉与浮

江西茶叶绿色崛起修水样本及沉与浮

ID:23352579

大小:17.5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5

江西茶叶绿色崛起修水样本及沉与浮_第1页
江西茶叶绿色崛起修水样本及沉与浮_第2页
江西茶叶绿色崛起修水样本及沉与浮_第3页
江西茶叶绿色崛起修水样本及沉与浮_第4页
江西茶叶绿色崛起修水样本及沉与浮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茶叶绿色崛起修水样本及沉与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江西茶叶绿色崛起修水样本的沉与浮2015-8-2317:10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0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的鼎盛,到新世纪之初的衰败,从一片片荒山到一座座茶园,从一个小商贩到一个年产值4000万的茶叶公司老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发展,修水茶产业历经沉与浮,无论是低谷还是鼎盛,修水人处变不惊,...  从上世纪90年代的鼎盛,到新世纪之初的衰败,从一片片荒山到一座座茶园,从一个小商贩到一个年产值4000万的茶叶公司老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发展,修水茶产业历经沉与浮,无论是低谷还是鼎盛,修水人处变不惊,谱写了一曲茶产业绝地逢生绿色崛起的壮歌。修水河畔的嫩叶:双井

2、茶苗繁育基地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坐拥一流宜茶生态环境的江西省修水县,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产茶基地,素有中国红茶起源的宁红茶便产自此地。  出修水县城,沿着修河顺流而下,约十分钟的车程便到了江西名茶——双井绿茶的原产地修水县上杭乡双井村。修河在这里拐了个弯,继续向东流入赣江汇入鄱阳湖,当地村民把这个湾叫做月亮湾。  远处群山逶迤,近处茶园泼绿。月亮湾畔的500亩双井茶苗繁育基地里,茶农三三两两一组,正在对茶园进行除草、施肥,一派忙碌的景象。  双井村有443户、1800多人,除了外出务工人员之外,留在家的几乎全部从事茶叶生产。村里的1600多亩耕地也全部流

3、转,由种植水稻改为种植茶叶。  茶苗繁育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茶苗基地的建成,自从2009年双井茶苗繁育基地建成以来,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也让双井村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茶苗头年10月份扦苗,来年11月份便可移栽,这两个季节是劳动力需求最大的时候。双井村支部书记姜伟算了一笔帐,一亩地平均要扦插30到50万个枝条,一个劳动力一天能扦插2万个左右,一亩地就需要20个劳动力,算下来整个基地的用工量超过1000。  “每年茶苗扦插的时候,本地劳动力根本不够,还需要从周边的高安、上高、宜丰等地请人过来。”姜伟说。绿色茶园+古色文化乡村旅游有声有色  茶叶要发展,良种必先

4、行。  “为了保证茶苗质量,基地在引进茶苗方面遵循“三不”原则。即:不是良种不引进,不适宜修水环境的不引进,在修水试种后不行的不引进。”姜伟说。  目前,双井茶苗繁育基地已经成为江西省最大的茶苗繁育基地,除了能满足修水本地茶园需求外,还有一部分茶苗销往江西省其他地区。  “基地的建成,不仅保证了修水县茶叶品质,也降低了茶农种植成本,无论市场怎么变动,茶苗价格始终稳定在一定范围,这也为修水茶产业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修水县茶科所党委书记吴东生说。  除了种茶的收入,还有旅游的收入。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双井村依托茶园发展生态乡村旅游,如今已是名气在外。值得一提的是

5、,双井村还是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故乡,每年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黄氏后裔前来祭祖。  绿色茶园加上古色文化,让双井旅游发展有声有色,2014年该村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村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荒山变茶园一个茶叶小商贩的蜕变  人饮茶水,茶饮天露。  上杭乡千亩茶叶基地内,千亩茶园随着地势延起伏绵延不绝。刚刚下过一场小雨,远处的群山逶迤,在白色的雾霭中若隐若现,悠远,宁静。  迷雾沛雨,这是一个产茶的好地方。  然而,多年前,这还是一片荒山。荒山变茶园,见证了修水茶业的崛起之路。  52岁的周衍德正在上杭乡千亩茶叶基地内自家茶园里指挥工人修剪茶树。周衍德是土生的修水人,1

6、9岁开始,他便和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一个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到如今茶叶合作社理事长,并成立了茶叶公司、创立了自己的茶叶品牌,周衍德用了将近30多年。  “刚开始的时候,自己种茶,做好后挑到集市上去卖。但是这样风险很大,掌握不了定价权,没有品牌,茶叶种的再好不被认可,也卖不上价钱。”周衍德说。茶叶产业“小而散”的状况,让周衍德吃尽了苦头,深耕茶业20余年,依然看不到出头之日。  2004年,周衍德决定搏一把,告别过去的小打小闹,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办起了茶厂,2006年又注册了自己的茶叶品牌“东谷潭”。  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周衍德的茶场拥有茶园1000多亩。  富裕

7、起来的周衍德又成立了正源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茶园面积也扩大到了4000多亩。  如今,周衍德的茶厂茶叶年产量50多万斤,销往上海、杭州、武汉等地,年收益4000多万元。盛极而衰修水茶叶在十字路口徘徊  如同周衍德的经历一样,修水茶叶产业也走过了一段曲折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程。  修水县产茶始于唐盛于清,有1200多年历史。至清光绪31年(1905年),全县茶园面积43万亩,年出口茶叶30万箱,茶叶收入占农业收入比重51.64%。  至上世纪九十年代,该县仍有茶园面积8万亩,年产茶6万担,茶业财税收入2000多万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