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法改革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法改革

ID:23371766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法改革_第1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法改革_第2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法改革_第3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法改革_第4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法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法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法改革文/李艳春教育改革的直接执行者是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改变与否对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1.转变教师角色传统的教学中,课堂往往是一言堂。教师孜孜不倦地将自己的知识、见解浇灌着学生。“教师是蜡烛”,“教师是春蚕”,“教师是孺子牛”。而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课程的建设和开发者,教师要由“花匠”转变为“园艺师”,由“教书匠”转变为“

2、教育家”。2.转变教学方式(1)构建双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表现为以教师主体作用压抑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缺乏,多数停留在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单纯的学科内容传授式为主要教学方式,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学生处于被动练习中。通过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我意识到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去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当然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关键在于要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具体的可操作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例如:我上《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当讲到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时特点时,首先设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而半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学生们通过讨论并结合自己的地理学知识得出结论:因为南方气候潮湿而且降水量大,又多毒虫等,建干栏式房屋既干燥又能防水淹和虫蛇等爬进屋内;北方气候干燥,半坡又是山坡上,所以不用担心水淹,半地穴式房屋即干燥,而且冬暖夏凉等等这节课我改变了以前的教学方法,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摸索、去发现、去总结历史结论,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过去一味由教师传授的教学模式开始“裂

4、变”,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不再单纯的传授知识,技能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交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对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是一轮新的严峻的挑战。(2)创新多元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它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的思想,从多方面多功能角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具有主动学习和主动创造的能力。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

5、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应遵循“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心理、认知、情感、思想等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历史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主体意识和个体能力的发展。实践证明新课程的理念带给了我们巨大变化,要求我们创新多元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过去上课以听、写、背为主,现在不同了,学生要想、要做、要探索,让学生动口、动脑筋、动手。例如:我上《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时,在对隋炀帝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首先是让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讨论总结出自己的观点——隋炀帝是一个暴君,一位亡国之君,然后再请学生思考隋炀帝的许多作为是否一无是处。学生们都认为修洛阳城、开通大运河等等都有历史的必要及深远的历史作用,

6、尤其是大运河,直到现在还发挥着作用,应该给予肯定。我由此又请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隋炀帝做了这些利在千秋的大事,却又成为了一位遗臭万年的暴君呢?学生们经过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虽然他的一些作为是“利在千秋”,但却是“祸在当代”。而且他的这些作为主要目的是为了一己之私,耗尽了民力物力,所以失尽人心,成为亡国之君也是历史的必然。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且每变换一种讨论角度、思考范围,都会使学生产生新的兴趣和自主支配学习的激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使学生学会选择形成个性,体验成长的快乐。同样是一节课内容教学方式改变了效果也就不同了,学生真正

7、地挣脱了传统教学的桎梏,真正拥有了学习的自主权,有了对学习的理解和需求,所以提高了学习效率。(3)关注个体差异当然学生有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所以应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应与面向全体学生有机的结合起来。“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抓学生个体学习,决不是抓少数几个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好,能进行一些超前学练的尖子。而是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活动起来,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因此我采用分层教学,注重个体差异,注意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程度,素质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指导基础好自学能力强反映灵活的学生加强课外阅读量,指导基础一般自学能力一般的学生

8、在扎实掌握正文的基础上再阅读课文中的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