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皮肤镜观察评价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应用皮肤镜观察评价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ID:23372899

大小:71.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应用皮肤镜观察评价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_第1页
应用皮肤镜观察评价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_第2页
应用皮肤镜观察评价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_第3页
应用皮肤镜观察评价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_第4页
应用皮肤镜观察评价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皮肤镜观察评价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皮肤镜观察评价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结合皮肤镜观察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果酸治疗,每3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采用MicroskinII多功能皮肤镜图像分析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者,总有效率迗77.5%。MASI评分从15.82降至治疗后的8.65。患者满意率为82.5%。经过皮肤镜检查,治疗后患者的a值与b值明显降低,而ITA值明显上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年患者,病程5年患者各检测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0)。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要求在家应用芯丝翠倍润面霜,2〜3次/日,

2、使用芯丝翠倍舒润肤乳,每晚1次。经果酸活肤治疗后,对所有患者按照病程5年分为三组,对三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果酸治疗对不同病程患者的疗效。半年后进行随访,记录复发患者例数。1.3观察指标1.3.1满意度调查:于末次治疗后6周,由受试者对疗效进行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级。将非常满意和满意计为满意率。1.3.2MASI评分:应用MASI(MelasmaAreaandSeverityIndex)国际评判标准,由两名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评价每位患者黄褐斑皮损消退情况。MASI评分标准:MASI评分=0.3(DF+HF)AF+0.3(DMR+HMR

3、)AMR+0.3(DML+HML)AML+0.1(DC+HC)AC。其中:F代表前额部;N1R代表右面颊部;ML代表左颊部;C代表下颌;A代表黄褐斑面积,无为0分,黄褐斑面积90%为6分;D代表黄褐斑颜色深度,无为0分,轻微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重度为4分;H代表色素均匀性,极不均匀为0分,轻度均匀为1分,中度均匀为2分,明显均匀为3分,几乎完全均匀为4分。1.3.3疗效判定标准:判定标准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拟定的《黄褐斑的诊断和疗效标准》[1]。基本痊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退:②评分法计

4、算治疗后下降指数彡0.8;显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遐>60%,颜色明显变淡;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彡0.5;好转: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彡0.3;无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4cm2;皮损颜色评分:1为淡褐色,2为褐色,3为深褐色。总评分=面积评分+颜色评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总有效率以基本治愈+显效计。1.3.4皮肤镜检测:采用MicroskinII多功能皮肤图像分析系统在治疗前后进行检测,将皮肤镜的物镜平行接触皮损表面。其中值反映皮肤红绿色变化,主要受皮肤中血红蛋白氧合程度

5、或血液循环状态的影响。b值反映皮肤黄蓝色变化,受皮肤中黄色素和脂色素影响较大。ITA代表色度总体变化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与测量,皮肤镜检测值对比采用t检验,P5年患者,病程5年患者各检测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参考文献][1]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2]VanScottEJ,YuRJ.ControlofKeratinizationwitha-HydroxyAcidsandRelatedCompound

6、s[J].ArchivesofDermatology,1974,110(4):586-90.[3]邹宏超,付香莲.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4):27-29.[4]林茂,魏振东.黄褐斑的西医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1):937-940.[5]张予晋,许斌.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离子导入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4,02:4839-4842.[6]王娜,项蕾红,章伟,等.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40(3):175-177.[

7、7]刘晓华.果酸活肤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72-173.[1]JavaheriSM,HandaS,KaurI,etal.SafetyandefficacyofglycolicacidfacialpeelinIndianwomenwithmelasma[J].IntJDermatol,2001,40(5):354-357.[2]徐媛媛,杨振海,吴严,等.果酸产品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1544-1546.[3]周轶,陈力.果酸在皮肤科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

8、病学杂志,2009,6:389-39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