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模板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模板

ID:23376852

大小:5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7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模板_第1页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模板_第2页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模板_第3页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模板_第4页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模板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2、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形式教师闫云芳单位白水田家炳中学课题名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方式,也掌握了一些阅读、分析教材的方法。据了解,绝大部分同学也已经能够在网络上查找和运用资料,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拥有家庭电脑并能上网。这些都为本课教学内容的落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初中学生仍处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年龄段,因此,在教学中,我多次采用分组竞赛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随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和筛选信息的能力。(2).感受并理解

3、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2、过程与方法:(1).利用地图及沙漠风光图让学生引学生进入学习情景。(2).运用对比、探究的方法,使罗布泊今昔进行碰撞,体会文章的感情。(3).通过朗读、讨论、评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并理解作者借胡杨林来倾诉痛惜之情的思想感情。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及音乐)四、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以及消逝的原因。2.探究文本,品味语言,领会本文语言真实性和抒情性相结合的特点。五、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传达

5、的忧患意识,加强社会责任感。六、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提前了解目前环境及罗布泊的相关知识七、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第二课时品味语言,领会本文语言真实性和抒情性相结合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创设情境教唱歌曲《月牙泉》:“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她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同学们,我们今天要走近一个曾经和月牙泉同样美丽的地方——罗布泊。她也曾经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可现在它却变成了黄沙漫天的戈壁滩。那为什么在短短30年里,罗布泊会变成沙漠了呢?让我们一同来寻找这个答案!(板书课题)(二)自读感知,整

6、体把握1、解读题目,了解内容

7、思考:(1)、从题目你了解到罗布泊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2)、“消逝”能不能换成“消失”,为什么?学生自由讨论,老师点拨:(1)、泊、湖-----原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却消逝了。(2)、“消逝”-----“逝”意为“过去”,多指时间、水流等,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例如:火车的隆隆声慢慢消逝了。“消失”-----“失”意为“失掉、丢掉”,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例如:瞬间,一颗流星就从夜空中消失了。2、走进吴刚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老师明确(出幻灯片)吴刚,报告文学家。其代表作品《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获200

8、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奖。3、文体介绍 报告文学是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它以叙事纪实为主体,以报告真相为己任,具有新闻性;又经过艺术的加工,以形象反映生活,具备文学性。作者在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叙述事实,列举数据都真实可靠。4、关于罗布泊(1)、学生展示课前查找的罗布泊资料,老师补充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

9、。它位于新疆维吾尔族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东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孔雀河从北面注入。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1941年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到1972罗布

10、湖干涸时仅为450平方公里。(2)、看地图,了解罗布泊的地理位置A、出示罗布泊的相关资料(出幻灯片)新疆------塔克拉马玛干沙漠边缘-------塔里木河与孔雀河汇集处B、出示西北地区图(幻灯片),请同学们找一下罗布泊在哪里?图的东南角(三)合作交流解读研究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A、默读课文(1--8)段,找出课文中描写罗布泊曾是美丽仙湖的词语,读一读。下来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过去罗布泊的美丽(出示16张叠加自动播放的幻灯片)B、这么美丽的地方,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请从课文(11---14)段找出这样的词语,读一读。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今天的罗布泊的现状(出示18张叠加自

11、动播放的幻灯片)。教师小结:看到昔日的生命绿洲成为今日的沙海漫漫,你心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大家畅所欲言。(学生自由谈看法)2、再读课文,探究原因从仙湖到死湖,从绿洲到荒漠,是什么原因铸就了这沧海桑田的变化,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去寻找这悲剧的原因(自由读11—13段,讨论原因,小组发言)。明确:(出示幻灯片)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12、二是人们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修建泵站排水,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造成悲剧的深层原因: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