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知识点小高考

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知识点小高考

ID:23383427

大小:92.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6

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知识点小高考_第1页
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知识点小高考_第2页
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知识点小高考_第3页
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知识点小高考_第4页
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知识点小高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知识点小高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与哲学》水平测试知识点1.了解哲学的含义2.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在世界观的指导下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征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社会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通的规律。联系:⑴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⑵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⑵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5.理解

3、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⑴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是世界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⑵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⑴唯心主义的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⑵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7.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指不依赖于

4、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2.了解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3.了解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⑴哲学上的运动概念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

5、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1.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⑴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⑵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⑶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

6、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3.运用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

7、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4.理解意识的本质和作用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

8、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作用:原理: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