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南站波速测试报告

铁路南站波速测试报告

ID:23417484

大小:341.5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07

铁路南站波速测试报告_第1页
铁路南站波速测试报告_第2页
铁路南站波速测试报告_第3页
铁路南站波速测试报告_第4页
铁路南站波速测试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铁路南站波速测试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4.3.3测试结果为了取得土层剪切波速及其沿深度的分布状况,在本场区范围内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工程地震钻孔,采用单孔检层法进行现场剪切波速测定。本项目所有地震孔分布见图4.1-1。图4.3-2为所测各孔位土层剪切波速随深度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柱状图。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场地土类别示于表4.3-2。根据本工程场地剪切波速的实测结果,进行有关特性计算与判定。工程场地覆盖层厚度、等效波速、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如下表。其场地土类型属于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表4.3-2各孔覆盖层厚度、等效剪切波速、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孔位覆盖层厚度

2、do(m)等效波速Vse(m/s)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DZ0121.20177中软场地土ⅡDZ0226.50169中软场地土ⅡDZ0326.00168中软场地土ⅡDZ0428.70177中软场地土ⅡDZ0529.80159中软场地土ⅡDZ0625.50195中软场地土ⅡDZ0735.20194中软场地土ⅡDZ0825.60151中软场地土ⅡDZ0922.00182中软场地土ⅡDZ1025.10174中软场地土Ⅱ14图4.3-2ADZ01工程地震钻孔综合柱状图14图4.3-2BDZ02工程地震钻孔综合柱状图14图4.3-2CDZ03工程地震钻孔综合柱状图14图

3、4.3-2DDZ04工程地震钻孔综合柱状图14图4.3-2EDZ05工程地震钻孔综合柱状图14图4.3-2FDZ06工程地震钻孔综合柱状图14图4.3-2GDZ07工程地震钻孔综合柱状图14图4.3-2HDZ08工程地震钻孔综合柱状图14图4.3-2IDZ09工程地震钻孔综合柱状图14图4.3-2JDZ10工程地震钻孔综合柱状图148.结论8.1区域地震活动性及地震构造环境评价工程场地所在的区域属华南地震区的华南沿海地震带。区域内地震活动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历史中强地震和现今地震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既有“继承性”也有“新生性”,历史地震主要分布在广州及周围地区、

4、广东河源地区、广东阳江地区以及广州沿海地区,地震总体上呈北东向分布;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平静和活跃交替现象,存在300年左右的地震活动周期,在未来100年里,将处于新的应变积累阶段,具有发生多次5-6级地震的可能。本区域基本处于以NWW-SEE水平主压应力与NNE-SSW主张应力为主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中。区域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南断褶系,经历了活动—“稳定”—活动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现处于活动阶段中的余动期,其初动期、激烈期分别为中生代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区域北东、北西和东西向等断裂系统在现今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前沿推挤作用下进一步复活,诸如

5、莲花山断裂、河源—邵武断裂、吴川—四会断裂、恩平—新丰断裂、西江断裂、珠江口断裂、高要—惠来断裂等大多在晚更新世有过活动,部分今犹未止,区内一系列中强地震活动都导源于这些活动断裂或其分支构造(如莲花山断裂带、河源—邵武断裂带和吴川—四会断裂带等)。区域地震应力场研究表明,NE向和NW向两组断裂易于错动发震,尤其在这两组断裂与EW向构造交汇、复合部位更是现代中强地震发生的有利场所。8.2近区域地震活动性及地震构造环境评价近场区历史上有4次破坏性地震记录,距离工程场地分别约为7.4km、23.5km、26.7km、3.4km,对本场地的影响不超过Ⅵ度。自1970年

6、以来,近场区只记录到16次ML1.0以上的地震,工程场地近场区的地震活动水平不高。工程近场区范围内的断裂发育,主要断裂为广州—从化断裂、白坭—沙湾断裂、天河—北亭断裂、化龙-南沙断裂、广三断裂和瘦狗岭断裂,六条断裂均为早第四纪活动断裂,不会对场地稳定性造成直接影响,但广州—从化断裂距场地仅约500m,应注意场地内破碎带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基础的设计和施工的不利影响。14近场区位于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沉积盆地的边缘地段,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环境,不能排除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8.3工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8.3.1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及地震地质灾害砂土液化及软土震陷据

7、工程地震测试钻孔揭露,场地存在饱和的砂土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进行砂土液化判定,采用标准贯入实验判别法,对场地按Ⅶ区进行砂土液化判别及液化等级计算,其结果为:场地遭遇地震烈度Ⅶ度地震时,场地饱和砂土层将会发生“轻微”至“严重”等级的砂土液化现象。根据工程地震测试孔揭露,场地局部地段存在软土层,软土层埋深约3.10~5.80m,厚度约3.30~9.60m,软土层强度低、压缩性高,在地震的作用下易发生软土震陷,从而使地基失效,该层埋藏浅、厚度较大,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如置换、加固等),消除软土震陷的影响。8.3.2岩土测试及

8、场地类别本工程场地土类型属于中软场地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