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卫生部换帅意在医改外

关于卫生部换帅意在医改外

ID:23427737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6

关于卫生部换帅意在医改外_第1页
关于卫生部换帅意在医改外_第2页
关于卫生部换帅意在医改外_第3页
关于卫生部换帅意在医改外_第4页
关于卫生部换帅意在医改外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卫生部换帅意在医改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卫生部换帅意在医改外关于卫生部换帅意在医改外导读:卫生部换帅意在医改外士一起联名给国务院写了一份报告,倡导改革,希望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少做一些“形象工程”。  2007年6月16日,在石家庄举办的中国第一届12  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免去高强卫生部部长职务,任命陈竺为卫生部部长。继万钢之后,陈竺成为35年来第二个担任部长正职的党外人士。  今年4月,身为致公党副主席的万钢出任科技部部长,已经为党外人士出任国务院部委正职打开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此次陈竺作为一个无党派人士任职部长,被外界公认为是中国政治建设的

2、又一个推进。  正值医改方案定调之际,卫生部走马换将,更多的人自然也把此次人事调整与前者联系起来。然而真正的作用仿佛并不在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人大常委会同时决定,原卫生部部长高强转任卫生部副部长。此举在党内干部任命的历史上,颇为鲜见。事实上,高强的“下”正是为给党外人士陈竺的“上”让路。有评论认为,此次人事调整作用非凡之处正在这里。  高强由卫生部长转任副部长,但他仍是卫生部的党组书记。据悉,新任部长陈竺将受邀列席卫生部党组会议,重大理由集体决策。  面对“行政首长负责和党委集体决策如何协调”的理由,在上任之初,万钢坦言

3、“这将是一个挑战”。对于陈竺,这何尝不是。  事实上,这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届政府中,已经有过经验,当时政府15位部长为非人士。当时的经验是,党组会议首先征求部长的意见,这样即使部长没有表决权,也可以影响党组的决策。如今,双方如何磨合,还有待万钢和陈竺去不断尝试。    意在医改外    2003年,高强调任卫生部担任常务副部长,颇有“受命于危难之时”之意,时评认为,高履新卫生部就是冲着“非典”之后暴露出的医疗体制理由而去,此去即为医改。  四年里,医改逐步涉入深水区,更多的理由牵涉到政治改革层面和部门利益的再分配,牵一发而动

4、全身。医改早已超出单个部门的界限,而是要在多部门齐头并进,协调各方利益的基础上,作出前瞻性的规划。  在这四年里,卫生部也已成为众矢之的。多方人士对于医改的质疑,老百姓对于“看病贵,看病难”的不满,国际上对于中国公共卫生目前状况的质疑,空前暴涨。医改已成为现任政府面对的最大理由之一。适当地吸收党外人士共同面对这一局面,也是陈竺就任卫生部长的另一背景。  如今,高强在如此局面下转副,在更多的人看来,其作用实是大于陈竺的履新。党内官员能下,党外干部能上,高强成了政改试验田中插下的又一根秧。  有分析认为,曾任职财政部和国务院副秘

5、书长的高强继续留任卫生部,显然另有深意。高懂财政,谙政务,对政府运作驾轻就熟。这是党外人士陈竺所不具备的,因此另有观点认为,高强继续留任卫生部,其主要工作还将在医改,而作为医学专家的陈竺将主要发挥专家智慧和科研投入功能。  但是,如何协调党外人士和党组之间的合作,正是目前各方关注的焦点。  去年8月,陈竺曾在一次会议上谈及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如今看来别有深意,他说,“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怎样参政议政,怎样建言献策、监督、合作共事。”    学者陈竺    陈竺今年54岁,江苏镇江人,出身在医学世家,其父陈家伦、其母许曼音都是

6、国内内分泌方面的专家。  1978年,陈考上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的研究生。他的妻子陈赛娟为其研究生同学。    研究生毕业后,陈竺留校工作。三年后,作为首批赴法担任外籍驻院医生人选,到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进修,攻读血液学研究所肿瘤发病基础专业博士学位,后做博士后研究。不久他的妻子陈赛娟也来到巴黎一起攻读细胞遗传学博士。夫妻两博士,一时被业内传为佳话。  1989年7月,陈竺夫妇学成归国,到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工作。  1994年,陈竺夫妇在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上取得突破。他们通过将砒霜成功引进白血病的治

7、疗,给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一条生路。这一成果之后发表在国际著名的《自然》和《科学》杂志上,被国际主流学术界所认可。  当时,业内盛传,如果说中国的科技工谁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那么陈竺肯定会是“第一人”,这在之后几乎成为一个共识。  1998年,陈竺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基因组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领导展开了人类基因组DNA和cDNA的大规模测序,取得了多项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  南方人类基因组是一个“联邦制”的研究机构。其整个架构是将复旦、上医、二医等上海地区的高卫生部换帅意在医改外由专

8、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提供,.校、科学院等6家科研力量集中在一起,搭建成一个国家级的基因研究平台。  陈的工作搭档,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金力对其评价,陈是个好的合,甘居老二。  专家陈竺行事始终低调,但在2003年“非典”之后却颇有惊人之举。当时,陈深感中国科技体制和卫生体制的落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