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育人为本——构建高校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

科学发展育人为本——构建高校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

ID:23510516

大小: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科学发展育人为本——构建高校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_第1页
科学发展育人为本——构建高校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_第2页
科学发展育人为本——构建高校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_第3页
科学发展育人为本——构建高校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_第4页
科学发展育人为本——构建高校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育人为本——构建高校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发展育人为本__构建高校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向兵何临春摘要:人文取向的学生管理是在对科学取向的学生管理压抑人性的反思与批判中产生,更新管理思想,改进管理方法,构建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模式,是时代的呼唤与教育人文趋向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关键词:高校人文取向学生管理以人为木[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9-0055-02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还处于相对滞后的境况。因此,构建人文取向的学生管理观念体系

2、,是时代的呼唤与教育人文趋向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管理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人文取向学生管理的内涵今天学生管理的种种弊端引发了人们对以科学管理为价值取向的学生管理模式的批判与反思,人文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现代教育的发展呼唤学生管理从科学取向走向人文取向。人文取向的学生管理是在对科学取向的学生管理压抑人性的反思与批判中产生的,是指在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挥学生管理主体作用的人性化的学牛管理理论和实践,其主要特征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非强制性方

3、法为手段,以民主平等为特色,以教育属性为倾向[1]。走向人文取向的学生管理,关键在于学生管理观念的转变。正如管理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学者加以界定一样,人文取向学生管理的内涵也是见仁见智。木文所指的人文取向学生管理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是基于“社会人”[2】假设的一种管理实践。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霍桑实验,该实验设计了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谈话实验,最后得出结论是:①生产条件固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

4、关系;②生产条件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第一要素;③改善劳动者的士气和态度以及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心情舒畅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性因素[3]。人文取向的学生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和实践活动。有效的学生管理应当重视学生的士气(学A)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生活,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重视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作用,重视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建设。2、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管理,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工作的核心与动力。人文取向学生管理强调尊

5、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学生成长成才是B的,管理只是达到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0标的手段。管理的重点:一是关心学生和满足学生需要;二是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整体观念;三是强调集体的鼓励为主;四是管理者发挥在学生和上下级之间的联络人作用[4】。3、人文取向学生管理是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管理,要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5]。就是说,

6、人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和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满足。基于此,人文取向学生管理就是要创造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和才华的环境,为学生充分发挥能力、实现自我创造条件。二、高校学生管理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1、在管理观念上,以物为本,以钱为本,以权为本。一些学生工作者视学生为学校附属物的思想根深蒂固,工作中见物不见人,官本位意识、官场化现象严重,不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强调学生服从学校大局和整体利益,不重视学生自身的权益诉求;强调对学生的统一规范要求,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性;

7、强调由上到下的科层管理,不重视学生参与的由下而上的民主管理;强调学生科学精神、专业知识,忽视了民主意识的浸润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思想难以落到实处,2、在管理制度上,以制度为中心,片面强调制度的刚性、原则性,忽视了制度的柔性、灵活性。一是有的制度本身不健全不完善,有的条文甚至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执行造成了困难;二是制定制度程序不规范,缺乏法律专家和学生的参与,缺少可行性调研,难以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三是“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实体现,学生违纪后没有一个训诫期、警戒期。冇的规章制度

8、模糊了与道德规范的界限,执行过程中难以使学生心悦诚服。3、在管理行为上,片面强调以稳定为中心,只注重管理者的权威。惯于我说你听,我令你行,我禁你止。在管理过程中,往往是重视工具性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人文修养和道德素质的锻炼,重视对学生问题的围堵而轻视疏通问题通道的建立,重视校园稳定而忽视校园和谐的建设,由此管理者就成了扑火队,消防队,疲于奔命,到处善后。4、在管理0标上,只重视学校的现实需要而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强调整齐划一,千人一面,抹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