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ID:23515216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_第1页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_第2页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_第3页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_第4页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_第5页
资源描述: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十五课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理解:用事实表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用事例表明,青少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列举事例和有关资料表明,公民依法行使揭发检举权的重大作用。运用:通过走访,参观或其他活动,了解诉讼和审判的基本程序。(一)能力目标认识揭发检举是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培养揭发违法犯罪、检举犯罪嫌疑人的能力。初步培养运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二)觉悟目标懂得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既是公民的义务,又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增强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

2、争的意识。懂得受到不法侵害忍气吞声或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是错误的。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教学重点](1)“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框题内容。(2)控告检举违法犯罪。(3)“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教学难点]实施正当防卫同犯罪分子做斗争。行政诉讼的含义和特点。[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组织学生观看投影片)(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身边的案例,引起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思考;(2)从学生的困惑点入手,引发学生对社会上违法犯罪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3)在扩散性思维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社会上违法

3、犯罪现象由无奈到理性的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导入新课]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对于公民个人和国家利益有什么意义?法律给我们哪些武器?这就是本课要解决的问题:[探索新知]1。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板书)2。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板书)提问;上述染例中刘爱娟同学咬伤坏蛋的手,又在当天晚上在父亲和村长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报了案,对破案有什么作用?刘爱娟同学保护同学劝壮举歹徒的事迹受到学校的表彰,也受到法律的支持和鼓励在哪些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3。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具有重要意义。(板书)既可以协助执法机关及时地侦破案

4、件、惩处违法犯罪。又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公民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教师讲述;我国宪法第41条、刑法第254条、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鼓励和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投影片二)(4)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事业、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5)青少年必须从小培养这种高尚品德,见义勇为,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做斗争。4。有人看到违法犯罪现象却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这是十分有害的(板书)(投影片三)第一,这种看法是十分有害的。因为采取这种态度,不仅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而且会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违法犯罪分子,同时,这也是

5、懦夫、自私的表现,应该受到谴责。第二,自己顾自己的原则和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因为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而社会化大生产造就了协作这样一种劳动方式,所以协作性劳动的过程就像一条一环扣一环的链子,把人和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社会生产越发达,对协作与互相帮助的要求越高。到了今天,劳动的协作性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成为商品生产条件下一种普遍的文化。一种公认的道德准则。上述案例中的店主和就餐者面对歹徒行凶而袖手旁观。客观上纵容和支持了犯罪分子,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利益,是十分有害的。(投影片四)1)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板书)青少年在与违

6、法犯罪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好方法有: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等。提问:你知道哪些情况应打“110”报警?(学生讨论后发言,老师归纳。)当公民、国家、集体的合法权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或者发生交通、火灾等意外事故时要及时报警。具体范围为:一是杀人、抢劫、抢夺、Q###J、盗窃等刑事案件;二是扰乱车站、商场、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秩序;三是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等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及公共安全,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事件;四是自然灾害事故;

7、五是群众的求助。[课堂小结]我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基本知识;公民同违法犯罪斗争的重要意义;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懂得了一个重要道理:看到违法犯罪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是十分有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