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博士自荐书

报考博士自荐书

ID:23543554

大小:21.6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8

报考博士自荐书_第1页
报考博士自荐书_第2页
报考博士自荐书_第3页
报考博士自荐书_第4页
报考博士自荐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报考博士自荐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报考博士自荐书   篇一  该生***立场坚定,拥护中国***的领导,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提高***理论素质和水平。思想品德良好,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境界。  尊敬的*老师:  先决定你要怎么样的工作,然后写在一张白纸上。这个目标没必要一定要出现在你的个人求职简历上。有时候,写在自荐信上会更好。如果你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在简历上写清楚是不会有害的。但一定要写清楚。例如,“主管上海片区个人电脑销售的经理”就

2、比“适合我工作能力的职位”这类措辞要好得多。  您好,我现在是**大学***学院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下学期就进入研三生活,打算报考您的博士。小语种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外语教学质量较高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考生被录取后,不得再报考其他高校,新生入学后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  首先,我介绍自己的求学经历。我20XX年考到**学院测绘工程专业。那时本科学校刚刚升本四年,由于是新校区,好多建筑仍在施工。开始对学校的印象很差,但既来之则安之,我选择默默的坚持。本科学校主要是

3、强调仪器操作技能,不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这点是我来到**大学最大的感受。大学前三年基本上就学专业课和考英语与计算机证书。大三决定考研,因为这是我一进大学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我也很想亲身感受好大学里的学习氛围,感受好的大学的大学文化。我是以考研成绩初试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复试,并且被录取,我不是强调成绩的重要性,但我认为成绩最起码代表了我对考研的态度。  当初考研时,对科研一点都不了解,直到进入研究生阶段,确切的说,是进入现在的课题组,才开始慢慢的接触研究。研究生第一年是在上基础课,但主要还是看专业方面的书籍,并尽快入门。在研一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小的项目,同时也确定研究生的主要研究

4、方向。研二上学期参加了第27届**年会,研二更多的时间是自己看论文,做实验,同时,我的导师不允许我们在外面做兼职。  我谈谈自己对本科生活以及研究生这两年学习生活的理解。  (1)本科阶段:本科四年里没有了高中三年的那种压力,但是现在回想那时的自己就像一只井底之蛙,只知道学好专业课,与外界的交流很少。现在一些实力很强大学的学生在大二就开始跟着老师搞科研,接受科研训练,同时学校提供很多创新项目支持他们,我现在真的好羡慕他们。我那是学校没有平台,也没有老师的引导,我对科研知之甚少。但考研一年的时间,我还是学到了很多,学会了坚持,学会了自我调节,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更独立与自信。小语种

5、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外语教学质量较高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考生被录取后,不得再报考其他高校,新生入学后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  (2)硕士研究生阶段:硕士两年里虽然取得的成果比较少,但是前两年的时间里是一个积累的阶段,也是开始认识科研的阶段。我的导师科研能力很强,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优秀的学习习惯。我们课题组主要是***。因为导师想把**作为实验室以后的一个方向,同时光学遥感也是**的基本手段,所以在研一下学期安排我做现在的内容。本科时期基本没有接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

6、统方面的知识,而我们课题组也没有光学遥感的师兄师姐。我只能自己看遥感方面的书,上网查资料,与相同专业的同学讨论,一点点的积累。逐渐了解遥感方面的基础知识,也学会了一些科研所必需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同时也学会了一些编程语言。  在两年时间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课题组里,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严谨与责任,严谨对于科研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学会担当,学会奉献。作为实验室的一员,要全力的为实验室着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我们整个的课题组。小语种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外语教学质量较高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考生被录取后,不得再报考其他高

7、校,新生入学后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  我想说一些自己对科研的理解(这是我自己的观点,可能不正确)。我认为,从事科研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头脑很灵活,经常有新idea,思维比较活跃。另外一种人是需要看很多的文献,从中总结,然后才有更多好的idea,进而再开展自己的研究。我认为我属于第二种人,需要看大量的文献,从文献中看研究内容发展到什么阶段,现在还存在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在开展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