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探讨

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探讨

ID:23557795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探讨_第1页
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探讨_第2页
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探讨_第3页
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探讨_第4页
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探讨朱公平河南省沁阳市中医院内科,河南沁阳454550[摘要]目的探究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的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积极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观察比较;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和对

2、照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DPN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恢复,可临床推广使用。.jyqkail__"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data-cfemail="e2064158988a97858d8c85928b8c85d0a2d3d0d4cc818d8f">[email protecte

3、d]。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1]。DPN具有反复迁延性,多数报道显示单纯的西药治疗并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2],为探讨探究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本研究应用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DPN,和同期应用西药治疗的患者比较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该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中男23,女26例,年龄38~7

4、2岁,平均(54.3±5.8)岁,糖尿病病程3~13年,平均(6.5±2.1)年,DPN病程0.8~4.5年,平均(2.5±1.2)年;对照组中男24,女25例,年龄39~73岁,平均(55.6±6.7)岁,糖尿病病程2~13年,平均(6.4±3.6)年,DPN病程0.8~4.5年,平均(2.5±1.2)年。所有患者糖尿病均符合1999年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总神经MNCV、SNCV;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标准为[3]:①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深浅感觉改善或恢复正常,腱反射明显好转或恢复,MNCV、SNCV较前增加3m/s以上或恢复正

5、常;②有效:自觉症状改善,深浅感觉稍有好转,腱反射有好转,MNCV、SNCV较前增加<3m/s;③无效:症状无减轻,深浅感觉,腱反射无改善,MNCV、SNCV无变化。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和对照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6、意义(P<0.05),见表1。2.2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后经评价,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8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5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发病率较高,可累及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导致节段脱鞘和轴索变性,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4-5]。DPN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四肢对称性感觉和运动伤害,其发病与血管障碍、代谢紊乱、神经因子减少等有关[6]。目前对于该病的

7、治疗尚未有确切疗法,单纯的西药治疗尚不能达到患者和医师的满意。中药将PDN归结为“痹证”和“痿证”的范畴,多数中医学者认为该病是因虚致瘀所致,患者消渴日久,气阴亏耗,阴虚内热而灼伤营血,血行不畅而致脉络瘀阻,四肢肌体失养而发为该病[7]。其病理可归结为虚和淤两个方面,虚为本,淤为标,标本兼治方可仪器活血、祛湿通络[8]。从该研究来看,观察组患者给予了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和仅应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其治疗后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经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对照组总有

8、效率为77.55%,观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