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比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比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ID:23563486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9

探究比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探究比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探究比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探究比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探究比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比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比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三中学任铭雪摘要:物理是初中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学习好物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教学法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文章对比较教学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比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比较教学法;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1671-0568(2014)12-0088-02随着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推进,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不断涌出,初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第

2、一次接触物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是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前提,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要不断探讨各种教学方法,并获取理想的教学成果。比较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一、比较教学法的意义1.激发学生的兴趣。就目前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很多学生对物理并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物理的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加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多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所营造出来的课堂氛围十分乏味,学生无法投入到课堂当中。有些教师喜欢用提问的方式

3、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获取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教师的问题比较传统,没有新意,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采用比较教学法之后,将课堂与课外相互结合,丰富了课堂内容,教师可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潜在的物理奥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相互结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2.开阔知识面,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精神。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有限,若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只是对教材进行讲解,远远达不到全面提高成绩的目的。在比较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之下,要求教师要拓展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进行

4、物理课外学习,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己进行物理学习,没有教师的指导,虽然可获取一定的成效,但是收获甚微,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因此,即便是课后学生自行进行学习,教师也需要做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收集关于物理方面的资料,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大知识面,毕竟教材中的知识有限,课外阅读可补充物理各方面的知识。另外,在比较教学法的模式下,学生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物理问题,不断进行探索,总结物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探索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与课外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

5、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三、比较教学法的应用1.利用实验来吸引学生。物理是一门需要实验来证明理论的学科,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理比较强烈,对实验充满了好奇,因此,进行物理实验是让学生参与物理教学最好的方法。由于很多物理知识都比较抽象,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不展开实验,让学生通过想象来理解实验,学生根本无法掌握知识。因此,当教材中涉及到物理实验时,教师要尽可能安排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采用比较的教学方法来固定物理知识。例如,当学习到摩擦力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用实验准备好的小车来拉质量为0

6、.1kg的物体,让学生亲自感受拉力的大小,然后再采用质量相同的小车来拉质量为0.3kg的物体,比较两者哪个费力,这样学生便轻松掌握到摩擦力相关的知识,认识到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教师再进行更进一步的讲解,让学生透彻地明白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教师准备好实验设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或是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会积极参与到其中,教师便可向学生解释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兴趣。2.降低学习难度。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由于课改的原因,出现了很多新的知识点,但是新的知识点与旧的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对

7、教材中的知识点重点解释,对一些知识点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入到课堂当中,这样可大大降低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例如,在学习功率这部分知识时,功率的概念比较抽象,若是抽象思维不是很灵敏的学生,根本无法掌握好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向学生解释功、功率这两个概念,可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比较,学生从实验当中来理解这两个知识点,或是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例如,可以举搬运东西的例子,东西搬起,但是并没有搬动,就是没有做功,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进行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且真真切切感受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8、当对功率的概念进行分析时,教师可采用机器挖土方、人工挖土方的例子,让学生思考这两者之间做功的不同之处。这样一来,学生便可轻松、快速地掌握功与功率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清楚地明白功与功率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